-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树木生长量测定习题
第七章 树木生长量测定习题
一、填空题
1.施耐德材积生长率的公式为 ,式中 。
2.树木生长包括 、 、 基本过程。
3.Logistic方程 、Gompertz方程 和单分子式 。
4.树木生长量分为 、 、 、 、 等五类。
5.某解析木长7.9米,用一米区分段区分,则梢头长度是 米。
6.一定期间内某调查因子的生长量即为 生长量。
7.总平均生长量是 被 所除之商。
8.典型的树木总生长量曲线是呈 形。
9.树木生长率是某调查因子的 生长量与 的百分比。
10.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 、 、 。
二、名词解释
1.树木的生长方程
2.理论生长方程
3.树干解析
4.普雷斯勒生长率公式
5.定期平均生长量
三、简答题
1.Richards生长方程的生物学假设。
2.简述树木生长的特点。
3.简述树木年龄的测定方法。
4.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
1.推导说明Mistcherlich(单分子式)生长方程(式中:A,k为方程参数;y为林木大小;t为年龄)性质,并说明其适用于描述何种生长曲线类型。
2.推导说明理查德生长方程(式中:A,k,c为方程参数;y为林木大小;t为年龄)性质,并说明其适用于描述何种生长曲线类型。
五、证明题
1.推导Gompertz生长方程,并讨论其性质。
2.树木的生长率与时间平方的倒数成正比,试推导该生长方程,并讨论其性质。(提示:请代入边界条件求特解)
六、计算题
1.某一树高3年,6年和9年时的总生长量分别为1.2cm,2.6cm,5.0cm, 试求各龄阶平均生长量及连年生长量。
2.有两株树做树干解析(按等长区分),一株H=29.3米,一株H=8.7米,问各树梢底径位置及截取圆盘的个数。
3.一株落叶松人工林树高总生长方程为: 试计算该树30年(t=30)时的树高连年生长量。
4.某一株树高3年和6年时的总生长量分别为1.0m,2.6m,试计算5年时的树高。
第七章 树木生长量测定习题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
1.施耐德材积生长率的公式为,式中,K=0~2;n—胸径外侧1cm半径上的年轮数;d—去皮胸径。
2.树木生长包括 细胞分裂 、 细胞延长 、 细胞分化 基本过程。
3.Logistic方程、Gompertz方程和单分子式。
4.树木生长量分为 总生长量 、 连年生长量 、 平均生长量 、 定期生长量 、 定期平均生长量 等五类。
5.某解析木长7.9米,用一米区分段区分,则梢头长度是 0.9 米。
6.一定期间内某调查因子的生长量即为 定期 生长量。
7.总平均生长量是 总生长量 被 年龄 所除之商。
8.典型的树木总生长量曲线是呈 S 形。
9.树木生长率是某调查因子的 连年 生长量与 总生长量 的百分比。
10.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 胸径 、 树高 、 胸高形数 。
二、名词解释
1.树木的生长方程:是指描述某树种(组)各调查因子总生长量y(t)随年龄(t) 生长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2.理论生长方程:在研究生长模型中,根据生物学特性做出某种假设,建立关于y(t)的微分方程或微积分方程,求解后并代入其初始条件或边界条件,从而获得该微分方程的特解。
3.树干解析:将树干截成若干段,在每个横断面上可以根据年轮的宽度确定各年龄(或龄阶)的直径生长量。在纵断面上,根据断面高度以及相邻两个断面上的年轮数之差可以确定各年龄的树高生长量,从而可进一步计算出各龄阶的材积和形数等树木生长过程的方法称为树干解析。
4.普雷斯勒生长率公式:
式中:n—间隔期的年数 Vt—t年时的树干材积 Vt-n—n年前的树干材积
5.定期平均生长量:定期生长量被定期年数所除之商,称为定期平均生长量,以表示即
式中:n—间隔期的年数 Vt—t年时的树干材积 Vt-n—n年前的树干材积
三、简答题
1.Richards方程的的生物假设。
(1)反映生物的生命过程实质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增消型的过程,由于树木生长的不可逆性,其同化作用效果必定大于或等于它的异化作用效果;
(2)树木同化作用的效果一般与其大小的m次幂成正比,即呈幂函数关系;
(3)树木异化作用的效果一般与其大小成线性递增关系;
2.简述树木生长的特点。
树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