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2级文综(历史)试卷
江门一中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级文综(历史)试卷
命题人:赖红红 审题人: 梁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古希腊的雅典,曾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也曾涌现出诸多大思想家,呈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的共同原因或条件
①政治氛围的宽松 ②政治发展的需要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教育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 B. 程朱理学 C. 陆王心学 D. 格物致知
4、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5、下图为中国古代科技馆网站首页的一部分,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链接,最合适的应是
本店售书目录
①《庶民的胜利》
②《列国陆军制》
③《共产党宣言》
④《儒门医学》
⑤《汽机新制》
……
开明书店
A.浑天仪 B.翻车 C.造纸术 D.数学
6、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⑤ B.②④ C.②⑤ D.①③
7、“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
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宗教改革时代的新教教士
8、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9、在一次历史兴趣小组活动时,一名比较粗心的同学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进行了以下归纳。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②都描绘了资产阶级统治的理想蓝图
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
④前者实质是主张复兴古典文化,后者实质是宣扬资产阶级文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0、下列言论与“中体西用”思想相符的是
①“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②“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③“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也。”
④“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⑤“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11、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 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在19世纪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A.对当时不公的社会问题的态度完全相同 B.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
C.都与宗教思想桎梏直接相关 D.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一致
13、1918年,胡适在《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天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由此可见,胡适主张
A.君主立宪 B.民主共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