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东灰山遗址保护规划工作计划.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工作计划 兰州大学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二O一三年十一月 前言 为了切实做好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遗址保护工作,完整真实地保护文物的历史信息和价值,对遗产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景观环境进行可持续的保护,兰州大学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受民乐县人民政府委托,编制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遗址文物保护规划。本方案为兰州大学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在初步研究和现场勘查以及与民乐县文物局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形成的初步工作计划。计划以国家文物局规定的文物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为基本框架,结合当地的发展规划,并遵循国家有关法律制定而成。 目 录 第1章 项目研究报告………………………………………1 1.1项目概况……………………………………………1 1.2项目重要性…………………………………………2 1.3现存主要问题………………………………………2 第2章 工作计划……………………………………………4 2.1人员组织……………………………………………4 2.2工作目标……………………………………………4 2.3工作方式……………………………………………4 2.4工作范围……………………………………………5 2.5主要工作内容………………………………………6 2.6工作周期……………………………………………6 第3章 工作程序……………………………………………8 3.1文物保护规划工作程序框架………………………8 第4章 经费预算……………………………………………9 第1章 项目研究报告 1.1项目概况① 本工作计划为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工作的工作计划。 东灰山遗址,第七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灰山遗址的公布所在地为甘肃省,公布类型为古遗址,公布批号为7—0473一1一473,公布地址为甘肃省民乐县。 东灰山遗址位于甘肃省民乐县六坝镇六坝村东1500米处(227国道198公里+200米处东侧)。1958年9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民乐县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属四坝文化遗址。遗址呈南北走向的小山丘,南北长730米,东西宽330米,面积240000平方米,包括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整个遗址占地面积为640000平方米。该遗址为先民生活聚落地,因为人们生活居住时间长,生活垃圾堆积成“灰山”而得名。遗址表层有大量的陶片、打磨制石器等物。1987年5—6月,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249座,出土文物1003件,有金器、青铜器、彩陶、骨器、石器、木器等。陶器有壶、罐、鼎、钵、盘、杯、纺轮等器物,陶器中彩陶占较大的比例,彩绘方法以在红色衬底上绘深灰色凹彩花纹为特征。彩陶的主要器形有双肩耳罐、双腹耳罐、四耳带盖罐、单耳罐、双耳盆和盘等。石器有砍砸器、尖状器、石斧、石刀、石环等。出土的铜削、铜刀刃、铜锥、铜手镯、铜小圈、铜管饰、铜耳饰等铜器大多为砷青铜。灰层中有大量的兽骨和炭化的小麦、大麦、高粱、粟、稷等颗粒。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木炭测定,东灰山遗址年代碳14测定年代测定结果:距今3490±100年,树轮校正年代:距今3770±145年,相当于中原王朝夏代末期、商代早期,属于青铜时期。根据大规模保护性发掘所揭示的资料,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了系统的、多学科和较全面的研究,探讨了该地四坝文化的特征、分期、年代、源流、与其他文化的关系,鉴定了发掘出土的兽骨、蚌璧、贝壳、孢粉、小麦、铜器,并于1998年2月出版了《民乐东灰山考古---四坝文化墓地的揭示与研究》,本书是我国第一本较全面、系统、多学科研究四坝文化的著作。 该遗址对研究西北青铜发展历史、对全面认识和研究四坝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文化分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它对于河西走廊史前考古文化谱系的建立,对于该地区民族的构成,民族迁徙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料,在我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2项目重要性 四坝文化东起山丹,西至瓜州。是河西走廊独有的一种文化。虽然金昌鸳鸯池遗址、甘州区黑水国遗址和民乐县五坝墓群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文物早于四坝文化三、四百年,但是它们只是马家窑文化的一种类型,而不是独有的文化。县境内的东、西灰山遗址属四坝文化遗址,两处遗址均占地面积大,其中东灰山遗址占地240000平方米,西灰山遗址占地126000平方米。1987年夏,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对东灰山遗址进行了保护性发掘,清理墓葬249座,出土石器、陶器、骨器、铜器、金器、贝壳等各类文物1003件。考古发掘表明民乐东灰山遗址出土的文物种类多,数量大,研究价值高。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李璠教授于1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