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怀念母亲教案
基本信息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语文
教学方法
教师
黄美姣
单位
来宾市兴宾区实验小学
课题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6.怀念母亲教案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较高,总体学习基础较扎实,学习习惯较好,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踊跃主动,课外积极阅读积累。通过前一组教材的学习指导,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找词找句、圈圈点点划划的理解感悟方法,也能够抑扬顿挫、入情入境地朗读。但是,《怀念母亲》这篇文章作者的年代背景与学生的年代背景相差甚远,对于作者都母亲和祖国的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他们年龄小,阅历少,进入感悟、欣赏的层次较低,表达自己感受能力较差。这是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所以,在上新课前,我以“走近季羡林”为题介绍了季羡林的成长过程,还给学生读了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揣摩重点语句,从纯真朴实的语言中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1、孩子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母亲,多么神圣的呼唤,多么圣洁的字眼,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母亲吗?
2、在我们的心中,母亲是最伟大的、至高无上的。著名作家季羡林的文章里,酣畅淋漓地体现着对母亲的敬意和爱意。(板书读题:怀念母亲)
3、简介季羡林:季羡林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作品《小苗和大树》、《自己的花是开给别人看的》,他生于1911年,1935年到德国哥廷根留学,1945年回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被誉为“国学大师”。设计意图:这节课的导入,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母亲的情感,唤醒了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在下一步课文学习中的感受、理解、体验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这两位母亲指的是谁?
1、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读文。
2、生答:“我对这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或“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3、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课文读成一句话,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从而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大大降低听课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己逻辑思维的能力。抓重点句,品读悟情。
(一)、品读感悟爱母之情1、我们先来感受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情感。自由朗读文章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作者对亲身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请画出来读一读,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2、重点研读以下几个句子。(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二)品读感悟爱国之情。1、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数十年如一日。后来,作者离开了祖国,到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留学,地域的距离能割断作者心中的怀念吗?相反,这怀念又添了分量。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对祖国母亲的怀念)3、“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作者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两位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4、“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让我们带着这份思念把第三自然段读一遍。5、作者身在异国他乡,无限思念母亲和祖国。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作者特地摘抄了几篇日记,请同学们小声读日记,把体现作者对两位母亲怀念感情的句子画下来。6、交流研读重点句子。(1)、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2)、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3)、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7、从日记的字里行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两位母亲深深的怀念,这种怀念伴随着作者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设计意图:1、让学生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对关键词句的把握不仅理解了词语,而且理解了作者的心境,还达到读与悟的融合。2、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自己的情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4.3.2等边三角形2.ppt
- 高职考复习:考情分析与有效备考(杨楠红).pptx
- 18.《称赞》导学案.doc
- 19.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4.doc
- 18.1勾股定理(第2课时)课件2.ppt
-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_丑小鸭_93212.ppt
- 课堂点睛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清塘荷韵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水龙吟竹课件.ppt
- 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ppt
- 17.可贵的沉默课件成品.ppt
- 1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 监督单词图像表示中级功能gordo supervised level features cvpr paper.pdf
- 新型chemstation工作流程agilent technologies g2170-get started with workflow.pdf
- 教程星期二下午design technology paper 2.pdf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版管类多媒体教学系统che2.pptx
- 综合有效apr女孩们.pdf
- 传统偏置流声大型涡流模拟本轮soufiane gt2017-63693.pdf
- 学习微博主题标签建议翻译模型ijcai13-307JCAI13.pdf
- 内容说明本文了109.pdf
- 讲稿星期一下午design technology paper 2.pdf
- 与课件信号系统.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