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现在症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了解问诊的意义。;第一章 问诊
概念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询问,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问而知之谓之工”(《 难经 》)。问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之一,最早见于《内经·三部九候论》,发展于明代《景岳全书·十问篇》,清喻嘉言在《寓意草》中就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更有详细规定,可谓是代有发展,日臻完善。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一、问诊的意义
①可以收集到其它三诊所无法获得的与病情有关的资
料。诸如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治疗经过,患
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尤
其②在症状不明显的疾病早期,更显其问诊的重要(“隐
症”) ③可为其他诊法提供继续诊察的范围 。
二、问诊的方法
1、环境要安静适宜; 2、态度要严肃和蔼;
3、不用医学术语询问;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5、重视主诉的询问。
;;; ;
;;六、家族史
内容:即询问家庭主要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
爱人子女等人)的健康和患病情况。
意义:对诊断现患疾病有一定意义。有些传染性疾病
如乙肝、肺结核等。再如有家族倾向的疾病,如高血压等
;;附:症状属性的分类;;;;;;?一、问寒热
问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其意义是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的阴阳盛衰。
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可缓的症状。
恶寒—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
的症状。
概念 畏寒—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
的症状。
发热—体温增高,或体温正常而自觉全身或局部发
热的症状。
注: 理解概念即认症的思维过程
;;(一)恶寒发热(表证之特征)
概念--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的症状,是表证的
特征性症状。多见于外感病的初起阶段。
病机--卫阳被郁。
?
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的特征。
辨证 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的特征。
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的特征。
???
? 可见,外感表证的寒热轻重,不仅与感受病邪的性质有关,
而且与感邪的轻重和邪正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
;
;(三)但热不寒(里热证的特征)
概念:指病人只发热而无怕冷之感的症状,是里热证
的特征性症状,有壮热、潮热、微热之分。
1.壮热
概 念--指高热(体温在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
只恶热的症状。
临床意义--里实热证(① 伤寒阳明经证 ② 温病气分阶
段)。
提示:壮热常见于重症感染性疾病,既可表现为短期发热(如扁桃体炎等),亦可表现为长期发热(如败血症等)。
;2.潮热
概 念: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日晡潮热--以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为特征。常见于
阳明腑实证,亦称“阳明潮热”(胃肠燥热内)。
辨 证 阴虚潮热--以午后低热,夜间尤甚为特征,亦称“骨蒸潮(阴
: 虚火旺)。
热入营分发热--以身热夜甚、心烦不寐为特征,故又称身热夜
甚。见于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深重的阶段。
【参考】 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多见于湿温病。;3.微热
概念:指发热不高,体温在38℃(37~37.9 ℃)以下,或仅自觉发
热的症状。
辨证:
气虚发热--以长期低热,烦劳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等气虚证
表现为特征。多见于内伤发热如贫血、肝炎等。
阴虚发热--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阴虚证表现为特征。多
见于结核病、局部病灶感染如慢性胆道感染等。
气郁发热--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傲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气滞证
为特征。多见于甲亢、神经性微热等。
气阴两虚发热--夏至热起,秋凉自愈,兼烦渴、多尿、无汗、神疲
乏力等气虚及阴虚证表现为特征。多见于小儿夏季低热。
【参考】血虚发热--时有低热,兼唇甲淡白等血虚证表现为特征。;
;;(二)特殊汗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