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给家乡孩子的信》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家乡孩子的信》导学案

《给家乡孩子的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二、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三、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巴金老人的资料。     课中共研:                 第一课时   一、简介巴金。     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   二、自读课文    1、默读,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划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生字,找新词,理解词语。      争先恐后:      奉献:      羡慕:    4、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三、精读第一段     1、自读。家乡孩子写40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文中找答案。     2、朗读巴金爷爷感谢孩子们的话,你有何体会?   四、精读第二段     1、87岁的巴金爷爷写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     2、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3、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4、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书写生字     1、仔细观察书上田字格中的生字,并认真书写。       fēng huī xiàn fèng xiàn cún kuān xī          六、当堂测试:     1、朗读课文,感情朗读一至二自然段。     2、读课文,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巴金多么想念孩子们呀,力不从心的他用书信和孩子们交谈,他说了些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说明了什么?     2、巴金为什么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       用“不是……而是”造句)     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双表达了什么希望?     4、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1)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2)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让生命开花的意思。     5、朗读有关语句(读出对老人的崇敬)   三、精读第四段     1、体会爷爷珍惜生活,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     2、感情朗读。    四、精读第五段     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感情读出来。   五、学习书信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分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对照课文,指明书信的五个组成部分。   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七、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当堂练习:     1、造句:       多么……多么……       不是……而是……     2、课后拓研:      (1)巴金爷爷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声誉,但他认为自己浪费了不少时间,而87岁的他知道时间是有限的,他要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自己的人生放出光彩,把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2)为着社会,为着他人,活着才有光彩,正如巴爷爷一生恪守的信条: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他。正是这样不断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贡献自己的精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向社会提供了无限的精神食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