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什么是中药新.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是中药新

总 论;三、为什么古代将药学称为“本草”? 中药按其自然属性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其中植物类药材最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四、什么是中药学? 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神 农 尝 百 草; 中药最早发现的是植物药,后来逐渐认识了动物药,随着采矿和冶炼的兴起,又发现了矿物药。 二、中药知识的流传 中药知识的流传,最早是口耳相传,随着文字的出现,后来有了文字记载。先是散在记载,以后发展有了药学专著。 ;一、秦汉时期;神 农 本 草 经;二、魏晋南北朝时期;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三、隋唐时期;新 修 本 草;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四、宋、金元时期;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和世界药学史上的重大事件。;2.金元时期;五、明朝时期; 本草纲目;六、清朝时期;本草纲目拾遗;七、民国时期;八、现代的本草成就; 中 华 本 草; 集古今药学成就之大成、集中反映现代中药学科发展的当代药学著作是《中华本草》。全书共34卷,前30卷为中药(包括总论1卷,药物26卷,附篇1卷,索引2卷),后4卷为民族药专卷(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共收载药物8980味,插图8534幅,约2200万字。;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二、确定道地药材的因素 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关键因素是临床疗效。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三、常用炮制方法 1.修治:纯净、粉碎、切制处理 2.水制:润、漂、水飞(加液研磨法) 3.火制:炒、炙、煅、煨、烘焙 4.水火共制:煮、蒸、潬、淬 5.其他制法:制霜、发酵、发芽 ;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三、中药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 各种中药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偏性,“以偏纠偏”)。 四、中药作用的分类 1.治疗作用(功效) 2.不良作用(不良反应) (1)副作用:在常用剂量即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2)毒性反应:用药后引起机体的损害性反应。;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三、什么是中药的主治? 即中药所主要治疗的病证。又称为“应用”或“适应证”。 四、中药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功效提示中药的适应范围。 中药的核心是功效,它是联系中药主治与性味归经的枢纽。 ;五、功效的分类 1.对因治疗功效 (1)扶正功效 (2)祛邪功效 (3)调理脏腑功能功效 (4)消除病理产物功效 2.对症治疗功效 即缓解或消除症状的功效。 ;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三、中药性能与性状的区别;第一节 四气(四性);四、四气的作用(与功效的关系) 寒凉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养阴)。 温热药: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 五、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根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治法和遣药处方。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第二节 五 味;四、五味的作用;6.咸味: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 7.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五、几点说明 (1)药物的性只一种,药物的味可以是一种, 也可以是多种。 (2)认识药物的作用与性能宜性味合参。 (3)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