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韩流来袭”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doc
从“韩流来袭”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
从韩流来袭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
一
近几年,中国各个城市都被韩流笼罩。所谓韩流,是指韩国音乐、电视剧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一种形象说法,它谐音于寒流。韩流最初是从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国播放开始涌现的。《爱情是什么?》是央视1997年最早引进的长篇韩剧,韩剧在中国市场上的火爆就是从这部剧开始的。该剧讲述了由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联姻而发生的故事。一边是传统保守的旧式家庭,一边是现代民主的新式家庭,但同样拥有爱国爱子之心,演绎了温暖的亲情与爱情。随后,《蓝色生死恋》《大长今》《天国的阶梯》等韩剧在中国各电视台陆续播放。全国的电视观众,尤其是女性看得如痴如醉,深深被剧中男女主人公理想而凄美的爱情吸引。韩剧逐渐超过了港台电视剧引领着中国的影视文化界。随着韩国歌手在中国舞台的出现,HOT、NRG等韩国流行组合歌手的名字在中国传播开来,引起了一些青少年对韩国影视明星和歌手的兴趣和关注,形成了一股韩国流行歌曲、电视剧及韩国影视明星的热潮。中国一些报刊把这一现象称为韩流。进入21世纪以来,韩流这两个汉字更是频频出现在韩国的媒体上。一些报刊甚至刊登连载文章,介绍韩流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的流行情况,并且认为韩国经济的出路就在韩流之中。韩流现象已经引起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韩流滚滚,其内容在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14到30岁的学生和社会青年韩流追随者,从喜欢看韩剧,听韩国劲歌,进而发展到追求韩国的商品,如韩国的化妆品、服装、电子电器产品、韩国料理、泡菜、韩式烤肉等。韩流来势凶猛,韩风愈刮愈烈。无论你是为它感冒发烧,还是对其不屑一顾,大家都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韩流的强大渗透和冲击。
那么,为什么韩国文化那么广受中国人民的欢迎呢?韩流为何能席卷华夏大地,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产生这么大的吸引力呢?通过如下系统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韩国文化产品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韩文化关系的不可分割性和同质性是两国文化交流对话的基础。由于两国有着相似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和审美情趣,有利于缓解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力,使国人产生认同心理,从而对韩国文化也就平添了几分亲近感。此起彼伏的韩流是以中韩两国文化的可交流性为基础的。朝鲜从两千年前就开始从中国传入文字和书籍,并引进了中国传统的思想、先进的文化和技术。直到15世纪,朝鲜才创制出自己的民族文字。之前,朝鲜和日本、越南等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亚洲国家,长期使用汉语,仿效中国的各种规章、制度,尊崇儒教。尤其在高丽时期,朝鲜封建统治阶级对中国文化极为重视。汉文文学几乎独步朝鲜文坛。到了李朝后期,文人创作的小说更是多以中国为背景。在表现市民的生活、解释其道德面貌,在对封建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上,朝鲜作家都注意到了中国社会发展与之相共的规律性。韩流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是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糅和。韩国文化观光部副部长裴钟信2005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韩国文化其实也受到中国的影响,在历史上,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共属东亚文化圈,价值观念非常相似,所谓韩流实际是在韩国文化中重新找到了中国的古典文化。①裴钟信先生认为,中国民众对于韩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很大一部分是本文由.L.收集整理出于对韩国文化中价值观念的认同,在这方面,中韩两国有很多共通的东西。他特别强调,韩国非常坚守自己的传统,尤其重视对青少年关于孝道的教育,如该如何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从这方面入手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是韩国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保持自身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而这恰恰与中国传统的孝文化非常契合。《十三经》之一的《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该书以孝为中心,集中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②。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③。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并提出了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④
中韩两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已经引起韩国政府对韩流现象的高度重视,准备借韩流现象更广泛地进军中国文化商品市场,使韩流成为促进出口的桥梁。我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及高层决策者们早就意识到文化及其所蕴含的强劲实力和强大作用,意识到了文化这个有别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软实力在一个国家软实力中所起的作用,意识到了一个强大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对其他国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感召力,所以才会把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写进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党首次从国家发展的宏观层面,确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