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的写作和润笔.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醒的写作和润笔.doc

PAGE  PAGE 3 清醒的写作和润笔   1989年前后,我开始尝试着写小说,那时候我还在一个相当偏远的边境城市里当兵。所能够读到的只有《当代》《十月》和《解放军文艺》等几本杂志。一次去基层代职时,我坐在一条废弃的渔船上用一件真事写了一个短篇,四千字左右,写了一个女孩和她的疯母亲,还有她远在江对岸另一个国家里服刑的打鱼的父亲。因果就是父亲的越界捕鱼而导致了这一切。那个短篇后来发在一家市级刊物上了,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可小说的语言却感动了那个基层连队的指导员,我读给他们听时,他确确实实地陪着我掉了一回眼泪。最终那个指导员认了小女孩做女儿,并找乡政府将女孩的母亲送到了当地的一家养老院。据我所知,十几年后,那个指导员都当团长了,还供那个女孩念书呢。   在这里我想要说的是,作家的良知所能够换取的财富,真的是无法预料的。   后来,我又写了《山风无语》和《说点抗联的事》,之后才觉得在北陲这片广袤的热土上,是很有创作灵感的,所以才一直这么坚持着写下去。   小说竟然成为了我军旅生涯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启蒙和倚赖。      写小说的时候,有时故事的场景是固定的,人物也往往会有一定的填充和虚拟,但他们的文学精神却是可靠的,作品的价值也绝对具有其人性的深度而又不失温情。   可以说我的早期作品都是对这个时代底层社会底层人的关注,在我看来对于他们的写作从来都不需要提刀四顾,而是将感情埋头于自己精心营造的故事当中,让其情节本身无所不在的散发出驳斥的锋芒就行了。比如短篇《雪净人寰》《野马滩》《河套》等,小说都是围绕现实中的人物展开,用老故事的新讲法构筑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其间不乏充斥着阴险与算计及其纷繁的人情纠葛,最终又归于善良,这样由细部到宏观的美学准则虽然苛刻了一点,但正是现实主义写作的魅力所在。   其实,也真就像我在故事中表述的那样,底层人的生活场景不需要寻找,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前面说到的几个短篇只是一个缩影而已,我知道底层人的生存状态是多重的,是值得我们全方位思???的。那些人之于苦难、困惑、艰辛背后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应该引起作家的关注,也是每一个写作者理应具有的良知和责任。   另外,对美好情感的创造和善良的讴歌,也是我存于内心的文学理想,十几年来,或多或少地在自己的文字中做着不懈地努力。   短篇小说是应该依稀看得见或预见得到的最善于表达读者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的最恰当的文本,其彰显的意义和对精神的渗透,尤其弥足珍贵。   对文学创作而言,包容、吸纳、提炼是最为主要的,其创作的契机和潜力也隐藏其中,文学所展示的正是其语言的魅力,这是不容置疑的。   我想,无论何时,小说都得老老实实地写。      作者简介:   徐岩,男,吉林九台人,1986年考入武警哈尔滨指挥学校。1987年开始写作,迄今已在《人民文学》、《十月》、《作家》《天涯》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三百多万字,有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转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文学院合同制作家。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