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股骨骨折暖箱内垂直悬吊牵引治疗的护理.doc
新生儿股骨骨折暖箱内垂直悬吊牵引治疗的护理
【关键词】 新生儿股骨骨折;垂直悬吊牵引;护理
新生儿股骨骨折是产伤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1],发病率约为0.13‰[2]。新生儿出生后即行体格检查中很少发现股骨损伤的征象,多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伤肢大腿肿胀和不活动,被动活动伤肢引起哭闹等,经X线摄片确诊,平均诊断时间为生后6.3天(1~21天)[2]。婴幼儿骨骼具有它的特殊性,塑形能力强,愈合快,所以不强求手术复位[3]。临床常用的 治疗 方法有:垂直悬吊皮牵引、连衣挽具治疗、夹板固定、腹部固定等。我科采用暖箱内垂直悬吊皮牵引治疗新生儿股骨骨折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介绍 例1,为G2P2 孕33周臀位顺娩出生男婴,体重2050g,出生3h发现右下肢外展位活动受限,摄片示右股骨中上1/3骨折。因该婴早产,体重轻,皮肤嫩,骨科会诊后予右下肢小夹板固定术,同时吸氧,预防感染营养支持治疗,4天后摄片示“对位不佳”,既改用暖箱内双下肢垂直悬吊海绵贴占皮牵引治疗,住院39天(2004年6月1日—2004年7月9日)摄片示“右侧股骨骨折原发骨痂形成,断端对位良好”,予办理出院。 例2,为G3P3孕36周多胎臀位剖宫产分娩三胎之小,女,体重2300g,Apgar评7分,经加压给氧后评分9分,即拟“早产儿轻度窒息”入新生儿室,入暖箱,同时输液预防感染营养脑细胞支持治疗。3.5天发现该婴左下肢外展位,左大腿上1/3处肿胀明显,摄片示“左侧股骨干斜行完全性骨折。”骨科会诊后行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治疗住院49天,摄片示“左侧股骨骨折处大量骨痂形成,两断端无明显移位,愈合良好。”予办理出院。
1.2 治疗方法 我科选用上海合力医疗机械厂生产的8802型婴儿培养箱,调节暖箱适宜温湿度,在暖箱的婴儿足侧顶部正中沿婴儿身体纵轴向两侧各7~8cm处钻一小孔,除去患儿所有衣服,穿纸尿裤,双下肢皮肤清洁后,从婴儿大腿根部沿大腿内侧贴宽胶布,延长超足底约3cm,自制一横弓,内垫硬纸板,横弓中间钻小孔引一牵引线穿暖箱顶端小孔后,两条牵引线相系固定,调整患儿臀部离开箱内床面约2cm,大腿贴宽胶布外两侧用长条形海绵条保护,外加绷带包扎。期间观察患儿下肢轴线与躯干轴线之间的角度不大于90°,分别与固定牵引一周后和二周后,出院前摄片复查,同时在牵引一周左右加用维生素AD钙剂等促骨痂形成。
3 护理
3.1 评估了解患儿情况 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疼痛哭闹状况。
3.2 病室环境 提供清洁整齐,舒适安全的病室环境,病室避免噪音,湿度应适宜,温度应保持在20℃~25℃。
3.3 调节合适的暖箱温湿度[4] 暖箱的温度要求维持患儿体温36℃~37℃,目前临床一般采用按体温调节箱温,即体重 lt;1000g箱温34℃~36℃,1000~1500g箱温32℃~34℃,1500~2000g箱温30℃~32℃,体重gt;2000g箱温30℃,箱温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左右,可用一小杯装凉开水放置于暖箱内,防止湿度过低,使呼吸道黏膜干燥,不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3.4 饮食护理 每次给患儿喂奶时应将患儿头部稍垫高,并偏向一侧,避免过快过饱,防止呛咳或呕吐引起窒息,每两次喂奶之间给患儿适量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同时适当腹部按摩,加强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3.5 预防感染 因婴儿所住得暖箱空间小,空气不流通,而新生儿抵抗力低,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等,新生儿室应每日3次用空气动态消毒杀菌净化机消毒3次,每次1h,每周病室门窗桌椅等用“84”消毒液彻底擦拭,开窗通风,紫外线照射1h,空气细菌培养;治疗护理婴儿时应戴口罩,洗手后才可接触患儿;患儿穿着的衣物,使用的毛巾应高压灭菌,奶具煮沸消毒;暖箱内外壁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暖箱内的小杯凉开水每班更换。
3.6 皮肤护理
3.6.1 全身皮肤护理 搞好暖箱内清洁卫生,保持平整干燥,无皱褶,有奶液或大小便污染后及时更换。每日擦浴,擦洗时用力不宜过大,避免拖拉,以免损伤皮肤。保持皮肤干燥,注意观察颈后,背部、臀,腹股沟及会阴部皮肤避免发生破溃及皮疹情况。护理人员及婴儿应修剪指甲,以免搔抓及护理时损伤患儿皮肤。
3.6.2 牵引皮肤护理 小儿皮肤娇嫩,容易过敏,胶布粘贴处易出现水泡,必须加强观察,检查胶布边沿皮肤有无水泡发生。如有水泡出现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内液体抽净,然后用稀释的碘酒消毒处理,每日2次,直至结痂愈合。因牵引压迫双足水肿,足背屈侧皮肤及足跟处皮肤皱褶处易出现破溃,如发生可每日2次用百多邦涂抹护理。
3.7 牵引固定的观察及护理
3.7.1 牵引效能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观察是否始终保持正确的牵引姿势,双腿牵引力是否平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