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154张课件)0.pptVIP

2012年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154张课件)0.ppt

  1. 1、本文档共1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154张课件)0

古代诗歌鉴赏与备考;诗歌;(2011.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⑴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象征意义。 答:;1、答: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2009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1 答: 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2 答: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解析:这首诗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在高中语文第二册《说“木叶”》中出现过。学生如果熟悉课文,对作品的感情把握会有益处。;2008【江西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案】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2008【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⑵两首诗中??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答案】 (1)描述了木芙蓉耐寒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A《木》: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 B《窗》:一种历经辛苦孤独后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坚韧、淡定、安闲的形象。;古代诗歌鉴赏 ---- 形象;诗歌形象的分类: ;一.人物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 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例1. 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二.景物形象;二.景物形象: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温故知新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折杨柳词》是唐代赠别思乡名曲。“羌笛何须怨杨柳”“客舍青青柳色新”等唐代名句中都涉及这一风俗,“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词。;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用了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 “沙鸥”在茫茫天地间飞来飞去,栖止无定,形象鲜明地表现了诗人一生坎坷、漂泊无依、前途渺茫的沉痛、悲愤之情。;古诗常见 意象;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宋人陈亮《梅花》;“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