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doc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方法 对98例脑卒中患者合并肩手综合征38例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早期心理干预、及早、及时、正确训练和肢位摆放等康复护理,对改善微循环、松解粘连,对肩痛的症状缓解,患肢的消肿、取得明显效果。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表现为手浮肿和皮温变化。较典型的表现是肩部疼痛,手浮肿和疼痛,皮温上升,消肿后手部肌肉萎缩,直至挛缩畸形。最早多发生在中风后2~3个月内出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绝望等心理障碍 [1] 。笔者对2005年6月至2008年8月我科98例脑卒中患者合并肩手综合征的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55.18岁,病程1-4个月。其中脑梗死25例,脑出血14例。
1.2 原因分析 肩手综合征 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多发生在中枢性损伤后1~3个月内出现,多突然发生,早期出现肩部疼痛,继而出现手、腕关节疼痛,手浮肿进行性加重,关节活动受限,被动运动引起肩部剧烈疼痛。后期肩、手自发痛和手浮肿消失,皮肤萎缩,手部肌肉萎缩。3~6个月后进入后遗症期,皮肤、肌肉萎缩,手指挛缩,形成典型畸形,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2] 。
2 康复护理
2.1 康复护理评定 一般情况:文化程度、生理状态、精神心理状态、皮肤检查、营养评估、排泄状况、环境等。
2.2 康复护理 评估肩手综合征原因、疼痛频率、影响因素、肩痛对生活的影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等。
2.2.1 及早心理干预①营造良好诊疗环境,建立残疾人通道,病房无障碍设计。播放优美乐曲以消除因疼痛等因素造成郁闷和焦虑情绪;②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入院时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做好环境、住院须知、脑卒中知识宣教。对患者要爱心、细心、耐心、关心;③做好心理疏导,患者心理状态对 治疗 的影响不容忽视。对焦虑、抑郁症患者,从病情、年龄、职业、 经济 状况、家庭等方面行全面分析,找出心理障碍的原因,和患者及家属一起制康复护理计划;④在ADL训练中,对微小进步都要给予肯定;⑤重视社会化康复,做好患者单位、家属工作,争取支持配合。
2.2.2 及早消除疼痛 关节的早期活动,可以防止因制动引起关节粘连性病变,不当活动引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和肩痛。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肢位摆放,为防止肢体挛缩,要及早做与挛缩相反方向的动作,以充分牵伸肌肉,肌腱和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3] 。
2.2.3 避免患肢静脉输液,避免腕屈曲,改善静脉回流,注意体位摆放,患手不要受压和悬垂。发病2周内开始无痛性ROM训练,手部向心性按摩。肿胀的患手用1根粗约1~2 mm的细线做向心性缠绕,缠绕顺序为大拇指、逐个手指、手掌、手背、腕关节。采用冷疗,用湿润的冷毛巾包绕肩、肩胛和手指掌面,每次10~20 min,2次/d。或采取冷热水交替浸泡,促进微血管的扩张-收缩反应,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患肢浸泡温度为40℃的热水中,5 min后放入10℃~20℃的冷水浸泡1 min,如此反复持续30 min,1次/d [2] 。
2.2.4 按摩 采用一致性的手法,以放松为主,不紧张或憋气。运用推、扣、揉等手法,按摩偏瘫对侧的头部,采用中等强度,接着按摩偏瘫侧的肢体,由上而下,由近端至远端,用推揉、按拿、摩擦、摇动、啪震等手法、平稳、轻柔、缓慢和以不引起肌肉痉挛为宜。并配合针灸、理疗等辅助治疗 [3] 。 3 结果
肩痛程度的评定 Ⅰ度:极重度疼痛,夜不能寐,难以忍受,伴有疼痛呻吟;Ⅱ度:重度疼痛,触痛明显加重,活动明显受限;Ⅲ度:中度疼痛,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呈保护性肌痉挛;Ⅳ度:轻度疼痛,有厌痛点,被动活动不受限;Ⅴ度:完全无痛感。患者 治疗 后肩痛缓解29例,占74.35%。患肢肿胀缓解32例,占80.25%,满意度评测,以Ridit分析,均较治疗前改善。
4 结论
本组患者经过早期心理干预、及早、及时、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肢位摆放在内的康复护理,更好地促进了自主运动的形成和分离运动的恢复,对患者达到止痛、解痉、松解粘连、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加速致痛物质的排出,对肩痛的症状缓解,患肢的消肿、取得明显的效果。功能锻炼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活动,鼓励患者持之以恒,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减自我照顾能力,使患者与医护人员配合尽早接受康复锻炼,防止畸形发生,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按摩与被动活动的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刺激本体感受???,促进新陈代谢及神经营养引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