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还原“原生态”体现真善美.doc
PAGE
PAGE 6
还原“原生态”体现真善美
为了适应新时期读者对党报的更高要求,从2007年4月10日起,福建省莆田市委机关报――《湄洲日报》在B1版开辟《在那不该遗忘的地方――本报记者盲区体验》专栏,以追求党报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作为目标,力求“记者原创、独家视角、盲区报道。”通过记者亲历,采用日记形式,以纪实的手法,选择特殊时间、特殊地点、特殊人群进行体验式探访。这样的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强民生报道,着力反映人民心声,搭起了新闻工作者通向大众百姓的桥梁,也创新了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专栏开设3年多来,已刊发稿件216篇,一大批视觉独特、具有人文关怀和震撼力的新闻,获得广大读者和业界的好评。在前不久的福建省第五届新闻名专栏评选中,《在那不该遗忘的地方――本报记者盲区体验》专栏???高票当选福建新闻名专栏。
独辟蹊径,才能别具―格出奇制胜
“一个少人关注的新闻盲区,一个需要挖掘的新闻富矿。
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特殊的人群,却有万千不为人知的故事在上演。
那就随我们的记者来,一同走进这时间、这地点、这人群,发现、探访、感受这里的故事,寻找能激发你我心灵感动的人性之光吧!”
《在那不该遗忘的地方――本报记者盲区体验》专栏《开栏的话》明确了栏目的定位和意旨。当时,正值全国上下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氛围越来越浓,注重社会民生,关怀弱势群体逐步受到社会更多认同。与此同时,全国新闻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作为地方党报《湄洲日报》在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同时,自身又如何改变作风,推进“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做到“三贴近”、“三深入”,采写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通过报社上下广泛学习发动,不少好建议纷纷产生,其中记者部提出能否开设记者体验式栏目的思路,得到了报社领导的重视。然而,这样的体验式专栏很多媒体都在做,有的是“记者亲历”,有的是“记者体验360行”……究竟要如何实现突破和超越?在总编辑许晨聪的悉心指导下,经过精心策划,最终决定以《在那不该遗忘的地方――本报记者盲区体验》冠名,撇开热点,另辟蹊径,在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社会热点的情况下,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记者深入到那些少人关注的新闻盲区,从小角度切入,着重报道被“遗忘”的角落和人群的生存状态,将民生话题写成群众喜欢看、看得懂的新闻故事,拉近主流媒体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
走近贴近,才能感同身受情发于心
伴随着记者们风尘仆仆的身影,一篇篇充满人文精神的文章频频见报:午夜蹲点探访精神病院“铁门内,那安抚精神的人”;“五一”假期零距离接触殡仪馆的接尸工,体验他们作为普通劳动者鲜为人知的一面――“没有微笑的真情服务”;走近殡仪馆里为逝者化妆的人,倾听这群有文凭有学历有专业知识和幸福生活的特殊群体“给逝者最后的美丽,给生者永恒的记忆”的愿望;“鬼节”上山夜访看守陵园坟墓的2位老人,与老人一起在公墓区巡逻,听他们说众多祭墓者追思逝者的亲情故事;海滨小学,揭秘其貌不扬的小学语文老师竟是六段武师的传奇人生;夜里12点跟随主人公从家里骑自行车来到屠宰场,看大学生屠宰工游刃有余的刀功……记者们深入一线,寻幽探密,揭示蕴藏在平凡群体中的人间真善美。
这些鲜为人知而生动故事的主人公,首先感动了前来采访的记者。如《只要宋家香树茂茂树命又值几何》中,主人公是位年逾古稀的退休高级农艺师,并动过癌症手术,随时都有复发的危险。但是当看到千年古荔枝母本宋家香濒临灭绝时,他不顾年老体衰,为挽救千年古树瑰宝而忘我付出,事迹非常感人。记者蔡晨晖在采访现场多次感动落泪,经过仔细采访,一篇图文并茂、扣人心弦的新闻作品第一时间在专栏推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篇中主人公事迹在感动万千读者的同时,保护千年古荔也成为市、区政府的专项议程。这篇通讯当年度被评为福建新闻奖二等奖。这些具有独特个性的新闻内容,客观感人,不仅满足了受众的知情需求,也引起他们对民生问题的思考和共鸣,从而增强了民生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记者们不畏艰险困苦,与被采访对象零距离接触,亲身体验,感同身受,情发于心,更加深了对社会大众的认识,深化了对这些盲区特殊群体的思想感情,关切之情跃然纸上,自己也受到了教育。
与此同时,报社还经常组织栏目组进行研讨,确定一些重大题材的盲区体验活动。比如莆仙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比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剧还早400多年,2006年正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受经济体制转型和文化市场消费观念影响,莆仙戏的发展步履维艰。进入新世纪以来,南于种种原因,莆仙戏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人,传统的表演艺术濒临失传,莆仙戏这一古老的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如何撰写发明专利ppt课件--如何撰写发明专利.pptx VIP
- 双螺杆泵产品样本.pdf VIP
- 中考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题附答案(中考真题).docx VIP
- 《材料成型原理》教学大纲(金属凝固原理及塑性成形原理部分,基础知识点概括,考研必备).pdf VIP
- FANUC发那科 3.12机器人基础功能-全备份以及镜像备份操作.pdf VIP
- 2025年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 创伤急救知识试题(含答案).docx
- 《现代物流学》(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10章 现代物流学(第4版).pptx VIP
- 智慧农场建设方案.docx VIP
- FANUC发那科 4.15机器人通讯支持-Profibus通讯设置(机器人做从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