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
8 《世说新语》两则
1.能借助注释加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智慧、诚实、守信等美德。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1课时 《咏雪》
李白把天上的月亮化作“白玉盘”,可有人却比作大饼,或许是因为饥饿的缘故吧,不过其中的审美情味相差可就太远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说新语》中的一篇《咏雪》,此文也是与拟物有关,看看两个孩子对于“雪”有着怎样不同的比喻,谁的更有韵味?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zhòu) 絮(xù) 奕(yì) 谢道韫(yùn)
(2)词义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地。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
因:凭借。
2.作者名片
(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3.文体知识
4.作品简介
步骤二 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一)指导朗读
1.教师朗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学生分角色朗读。
过渡:在学生熟练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下基础,个别复述,全班同学复述。
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例:①已而/夕阳在山;②中/轩敞者为舱。“已而”是状语,表时间,“中”是状语,表方位。
5.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优先停顿)。
6.在表示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
7.“也”“乎”等语气助词若在句中,后面要停顿。
8.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是否停顿。例:其一/犬坐于前。此句中“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的前面。
9.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步骤三 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1.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谢太傅平日时公务繁忙,寒雪日时得以休息,但他仍然不忘对晚辈的家庭教育。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3.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
步骤四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2.拓展延伸
请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第2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
针对第2课时步骤二中的(一)读熟课文
一、把握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
1.信:忠于原文内容,不随心所欲,抛开原文,凭空编造。
2.达:通顺流畅,不要使句子文白夹杂。
3.雅: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在准确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尽量使语句生动优美。
1.留。专用名词,如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不译。
2.补。补出省略的成分。如:帝感其诚。(“感”后省略介词“于”)
3.删。删去不译的词。如:时时而渐进。(“而”不译,可删去)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板书课题:陈太丘与友期)
步骤一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不”通“否”。)
2.古今异义
(1)下车引之 (古义:拉。今义:领。)
(2)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去。)(3)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4)相委而去 (古义:丢下、舍弃。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
3.特殊句式
(1)省略句
[省略主语,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省略主语,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误区预警)素材 川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7课 民族政权的并立(思维导图)素材 川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材图片点拨)素材 川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思维导图)素材 川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 唐朝的社会风尚与文化(教材图片点拨)素材 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27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误区预警)素材 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材图片点拨)素材 川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误区预警)素材 川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9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材图片点拨)素材 川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7课 民族政权的并立(教材图片点拨)素材 川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散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 窃读记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单元 第44课 西方的挑战与清朝中衰(思维导图)素材 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单元 第43课 科技成就与通俗文艺的繁荣(教材图片点拨)素材 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7课 民族政权的并立(误区预警)素材 川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猫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 鸟教案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