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反思:孩子的话,成人请分析的听
实例一:
早上,幼儿基本都来了,我便组织户外活动的幼儿回班里洗手、入厕、喝水等等活动,准备进行早操。这时,戴思奕来了,爸爸推她进入教室,我也招呼她进来。她进入了教室,没有去洗手,而是奔向窗口,看着爸爸离去的背影。
突然,她大哭起来。我十分惊讶地走过去问:“思奕,你怎么了?”她还是闭着眼哭,对于我的问话闻所未闻似的。“你吃饭了吗?”我继续努力地问。“吃了。”她哭着答。为了能安抚她,我用双手想去拉她的小手;这时,我才发现,她右手食指指头尖上包着创可贴。
“这手怎么了?”我惊讶的问,并抓起她的手想看个究竟。
“不是你弄的吗?”立刻止住哭声的思奕反问我。
“我怎么给你弄的吗?”我还是惊讶的反问。
“你剪得太靠里了。”思奕理直气壮地回答。
“我什么时候剪了?”我惊问。
“昨天------”没等她说完,我也想起原因来了。
“昨天,不是你自己咬得吗?”她不说话了。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中午,我刚来接班。小朋友们也刚上床,而思奕却不肯躺下。
“思奕,怎么不躺下呀?”我问。
“你剪手指头-----”
“我为什么剪手指头?什么时候剪过手指头呀?”我惊问。
“某老师让你给我剪手指甲。”思奕说,听完她的话才明白,我紧张的心才放下来。
“手指甲怎么了?”我边问边向她走过去。
“手指甲痛。”思奕说。我一看,原来她的食指已经被她啃秃了。而且,有一条已经撕进指甲肉里,因此,一碰肉刺就痛。
“你别再动了。”我边安抚她边去拿指甲刀。回来后,便靠指头肉边将指甲刺剪掉,并问她:“还痛吗?”
“不痛哪。”她笑着答。
“那就睡吧!以后别啃指甲了。”我叮嘱地说。
“嗯。”她便睡下了。
没想到昨天的一次修指甲刺,到了今天,变成了我剪她的指甲剪得靠里了。
确实,小班的幼儿,虽然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是不能完整的、正确的描述所发生的情景,作为家长应多方调查后,再定结论;有些幼儿为个人的目的,而进行讲述,家长也应分析了解,不急切的兴师问罪。而作为老师,对于家长的疑惑,会给以明确的解释。只要,家园间,都保持理性的、分析的头脑,误会就会迎刃而解。
2010.9.24
请注意聆听孩子和家长的心声
父亲和女儿手牵手一起走在路上。
女儿:“爸爸,以后放学了你来接我吧!”
父亲:“为什么?”
女儿犹豫了一会儿说:“那你不能告诉妈妈,一定不说哟。”女儿再三说到:“不能让妈妈知道。”
父亲:“好吧,你说说是为什么呢!”
女儿:“妈妈每天来接我,都要问我,你吃得怎么样?今天吃了什么菜?是自己吃的还是老师喂的?我本来就比小伙伴吃得慢些,妈妈还总是说我,我觉得好烦呀!爸爸你都不问我!”
星期一,我们像往常一样在组织孩子们吃晚饭。突然,听到一个宝宝说:“思媛的爸爸来了。”我走到窗前一看,果然是思媛的爸爸站在窗前。以前思媛都是妈妈接,今天却是爸爸来接。我们打过招呼后,我对思媛说:“你看,今天爸爸来接你了!稍微吃快点,好吗?”思媛爸爸和我打过招呼后,看见有的孩子一直在看着他,怕影响孩子吃饭,就对思媛说:“你赶快吃吧,爸爸到外边等你。”思媛因为咀嚼能力一直不太好,所以吃饭相对较慢些,如果偶尔再跟同伴讲讲话,就更慢了。一般情况下,为了和大家一致,我们大多时候都是喂她吃。今天也不例外,我也在喂思媛。思媛吃完后爸爸就接走了。第二天也是她爸爸来接的她,像昨天一样,也在外面等候,当思媛吃完后就接了。
星期三,思媛的妈妈来了,她妈妈就走进教室,看见我又在喂她吃饭,就说:“思媛自己吃,怎么又让老师喂呀?”我没有对思媛吃饭的问题和她聊下去,我认为这不是大问题,我相信慢慢地她会好的,于是转移了话题。我和她妈妈就聊了起来,思媛妈妈说:“思媛昨天给她爸爸说,叫他以后来接她。”“为什么?”我好奇地问道。于是,就出现了开始的那段对话。
听了这翻话,我被深深触动了。做为家长每天关心孩子是否吃得饱、穿得暖可以理解,但每天都问同样的话就变成了唠叨,试问谁喜欢别人唠叨,何况是孩子。我们老师也一样,每天面对同样的工作,同样的孩子,甚至是相同的事情也会不断重复发生,这需要的就不仅是耐心,更重要的是方法。就是发生在同一个孩子身上的相同的事情,我们也需要用不同的话、不同的方式去解决。同时,我们要不断的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甚至是否起到了反作用。我想对思媛说,妈妈之所以每天都问你,是因为妈妈很爱很爱思媛。如果思媛不喜欢,不要对妈妈说烦,而要告诉妈妈,自己已经长大了,让妈妈放心!同时,我也想对思媛的妈妈说,在关爱孩子时,请细心聆听孩子的心声!
最后,我想要对老师们说,请注意聆听孩子和家长的心声!我们会成长得更快!
2010.11.3
疑惑、实践、反思
——小班教学活动《糖果爸爸》案例分析
20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