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果戈理
果 戈 理
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 (1809—1852)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
奠基人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讽刺作家,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 《狄康卡近
乡夜话》、 《密尔格拉得》、《彼得堡故事》,讽刺喜剧《钦差大臣》,长
篇史诗 《死魂灵》等。他以自己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
俄国封建农奴专制的种种罪恶,并诗意盎然地歌颂了祖国的光辉未来和人民
的无穷力量。他的创作,不仅标志着俄罗斯文学的新发展,而且对俄国人民
自由思想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当时,果戈理就被誉为“自然派”
的创始者和杰出的讽刺艺术大师。
果戈理是一位具有深远世界影响的著名作家。欧美各国几乎都翻译了他
的作品。他的作品也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喜爱,早在本世纪二十
年代初,就有人把他的作品译成了中文。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与果戈理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
系。青年时代的鲁迅最爱读果戈理的作品。他不仅为翻译、评介果戈理的作
品,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劳动,而且在创作实践中学习和发展了果戈理的讽刺
艺术,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坚贞战士。
现在,果戈理的作品几乎都译成了中文,有的还有几个版本,变成了我
国人民的精神财富。
生活道路
充满幻想的童年和学生时代
果戈理于一八○九年四月一日,出生在乌克兰波尔塔瓦省密尔格拉得县
大索罗床采镇的一个地主家庭。祖父在基辅神学院毕业后,曾到军队里服役,
后来同一个家业殷实的地主的女儿结了婚,得到一处田庄,成了小地主。当
果戈理的父亲出世时,这座田庄才改名为华西里耶夫卡村。
他的父亲华西里·亚芳纳西耶维奇·果戈理,受过正统中学教育,服过
军役,后来又供职政界。此人博学多才,爱好戏剧和文学,是一个在邻近有
点名气的喜剧作家。辞官后,就在他的祖传田庄华西里耶夫卡村定居下来。
他们一家在这里过着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恬静的生活。
果戈理的母亲玛丽亚·伊凡诺夫娜出身于官吏兼贵族的家庭,但她是一
个缺乏教养、不切实际、轻信而虔敬的妇人。她热爱长子果戈理,几乎常年
住在华西里耶夫卡村,教育自己的子女和料理家务。她受宗教影响很深,经
常给果戈理讲地狱的恐怖景象和因果报应的吓人故事,给果戈理幼小的心灵
带来了恐惧的因素。她同果戈理的父亲关系很好,相亲相爱,一直过着柔情
蜜意的生活。
果戈理的童年,是在偏僻的外省和丰衣足食的生活环境中度过的。他家
的住宅虽说不上富丽堂皇,可还舒适宽敞,四周是幽美如画的花园与水池;
家中还有众多的仆从,丰盛的午餐和体面的车马……
果戈理的祖母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每到那寂寞而漫长的冬夜,她就
给果戈理讲一些古时查波罗什哥萨克的动人事迹和他们的风俗习惯;她还接
二连三地唱一些古老的歌曲给果戈理听。夏天,父亲常常带他到广阔的草原
上去旅行,欣赏那里的瑰丽景色,呼吸那里的新鲜空气;果戈理则经常是留
连忘返。
附近一个豪富的大臣特罗欣斯基是他的亲戚,果戈理一家经常到他的田
庄里去做客。年纪小小的果戈理,非常喜欢特罗欣斯基家和其巨大的藏书室、
画廊和各式各样的艺术珍品。他常常一个人躲进他们的藏书室,专心致志地
阅读大量的稀奇古怪的故事书,浏览、鉴赏画廊与珍品;他也往往被特罗欣
斯基家的私人乐队和戏剧演出所吸引。他的父母也经常扮演角色,登台表演。
观看父母演戏,这是小果戈理当时最感兴趣的事情,并大大地激起了他对戏
剧的爱好,为他以后从事戏剧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萧条的索罗庆采镇上每逢集市,就变得格外热闹,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每逢这时,受好奇心驱使的果戈理,到处都想看看听听,有时甚至忘记了饥
饿。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观察生活细致入微的良好习惯。家乡的风土人情、
生活习俗往往给他一种美丽入迷的感受;而那些荒诞离奇的故事传说,却给
他那幼小的心灵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而,他的思想随之进入了一个瑰
丽、烂漫的幻想天地。童年时代的所见所闻,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
素材,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础。
一八一八年八月,果戈理与弟弟伊凡到波尔塔瓦去读书,进了当地的县
立小学。第二年,他的弟弟病死了,果戈理也患了一场大病。这两件事,对
果戈理忧郁、孤癖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病愈后,心情感到孤独的
果戈理回家关门自修。后来,在亲戚特罗欣斯基的帮助下,果戈理进了涅仁
的 “高级科学中学”。涅仁“高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