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硐热物理学会 传热传质学
学术会议论文 编‘,:073299
竖直窄环隙通道内蒸汽冷凝实验研究
马学虎范晓光兰忠周兴东宋天一李晓楠
人连理T人学化T学院,化学T程研究所人连116012
电话:041】mail:xuehuma@dlut.edu.cn
摘要:奉文对蒸汽和i小州J0寸的竖直窄王4:隙内的冷凝传热特牲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叫:隙的Jtjt和
蒸汽的入LI位置,得到具有小川蒸汽速度及1iI州冷凝液流动形式的冷凝现象。研究表IpJ窄王4:隙内蒸汽
的流动方式和流动速度对冷凝液运动形态影响址著,形成膜状旋转流和滴状旋转流,并最终强化窄环
隙内膜状,j滴状冷凝传热特。胜。
关键词:窄环隙通道蒸汽冷凝强化传热
1 引言
微细尺度传热是一个方兴术艾的研究方向利学科分支,它不仅要求传热理论进…步
地发展和创新,而且由丁-尺度的微细化,对实验技术也是一种挑战”J。由-『-在窄缝通道
内高速流体的冲刷卜.,窄缝不易产生使传热。卜况恶化的污染杂质沉淀。窄环隙相变传热技
术结构紧凑,具有显著晌强化效果,是一种既经济义有效地蛆化传热方法,冈此窄缝传热
在航空航天、微电子和核反应堆等领域得到j“泛应川。
研究表明,滴状冷凝阳6J与膜状冷凝”pJ有各白的不同特点上』传热效果。而冷凝液的
流动形态对丁.蒸汽冷凝传热有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l/弗J表明具有不同结构的波槽管与功
能管对滴状与膜状冷凝传热有一定影响,结构的改变使冷凝液流动7杉态发生改变,从而
使传热得到强化。在微细通道相变传热中,蕉汽对冷凝液的界面作川较宏观人通道的作
刚更加明显,基_『.此本实验主要研究了蒸汽在窄环隙卜.对液滴、液膜的作}Ij。
螺霉 ,星兰!:!竺銮
螺jf:!芝三五夕f ::..£:量‘jZ三=/
r一 |s。para2。r
I荔≥
f;l塞≥赫.≯…a;n
coo¨ng
Watof
幽l实验流程圈
fNCEI-rJ5一()28I)J剐J、近删l
址企顾lI:教行鄢斩|I|:纪优秀人4坫会项lI J、。;÷}啦I¨?JJj。qj
495
2实验原理与方法
2.1实验系统 ‘
如图l所示,实验流程由冷却水系统、蒸汽系统,冷凝器雨l测量控制系统四部分组
成。冷却水由水泵加压通过转子流量计进入实验管,。盯F而上的流出。在管出口处改置
混合器,以使冷却水混合充分,从而使温度测量准确。蒸汽由锅炉产生经汽液分离器送
至冷凝室。冷却水入口、出口温度及蒸汽温度分另I川热电偶进行测试,两支乐力表分别
测量蒸汽进口压力与测定冷凝室内数据采集系统采集,通过计量筒收集冷凝液,并通过
计量筒与二次冷凝器测试计算蒸汽进气鼙与冷凝率。在实验中通过改变不同的铜管外径
米改变环隙微通道的尺寸,管子的外径尺寸分别为19、22mm,窄环隙通道的相应的水力
学商释为5mm、2mm。
2.2实验方法
实验前使蒸汽在较高的气迷’卜.对冷凝室进行吹扫,排除环隙微通道内污物及不凝性
气体,冷却水入口温度保持在18、20℃,通过改变冷却水流量米调节表面过冷度。冷凝
表面采州经过打磨清洗的光滑铜管、涂有有机涂层的铜管和涂有分子白组装膜的铜管。
实验中热通量是由测定的蒸汽放热量与冷却水吸热量的加和平均值。实验热平衡偏
筹保持在lO%以内。在实验中,通过改变窄环隙通道的尺寸及蒸汽的入口使蒸汽在窄环
隙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