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移位的复杂髋臼骨折.doc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移位的复杂髋臼骨折
作者:王陶,王军,康斌,刘都
【摘要】 目的 研究经髂腹股沟入路和KocherLangenbeck(KL)联合切口手术内固定 治疗 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通过前后联合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的38 例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率按D′ Aubigne和Brooker标准评估。结果 解剖复位29 例,满意复位6 例,不满意复位3 例。髋关节功能优32 例,良4 例,可2 例,优良率94.7%。髂腹股沟入路无一例异位骨化;KL入路Ⅰ~Ⅱ度异位骨化4 例,Ⅲ度异位骨化1 例,无一例感染。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术中能更好的显露,便于骨折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关键词】 髋臼骨折;切开复位;联合入路
累及双柱并有移位的复杂髋臼骨折多为严重暴力所致,因为累及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髋臼,所以必须要解剖复位,以免导致较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而髋臼骨折因为其周围解剖复杂、紧邻内脏及重要的血管神经等,手术显露及复位固定难度较大。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38 例有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通过前后联合切口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 例中男22 例,女16 例;年龄18~62 岁,平均31 岁。31 例为 交通 事故伤,5 例为高处坠落伤,2 例为重物砸伤。合并休克9 例;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32 例,其中颅脑损伤11 例,腹部闭合性损伤13 例,血气胸8 例,泌尿系统损伤3 例;其他部位骨折18 例,坐骨神经损伤6 例,合并骶髂关节脱位4 例。34 例为新鲜骨折,4 例为陈旧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73 d,大部分患者在伤后4~7 d手术。本组病例入院后常规进行标准的骨盆正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及CT扫描三维重建。所有病例按Letournel[1]分型,横形骨折4 例,横形加后壁骨折11 例,双柱骨折15 例,“T”形骨折8 例。6 例合并中央脱位,9 例合并后脱位,所有脱位均行急诊复位,并给予胫骨结节牵引。
1.2 手术指证
a)骨折移位大于3 mm;b)合并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c)关节内游离骨块;d)CT示后壁骨折缺损大于40%;e)合并有坐骨神经损伤需及时手术探查[2]。
1.3 手术治疗
术前0.5 h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感染,并备用足够的红细胞、血浆。患者取健侧卧位的“漂浮”体位,术中可以根据手术需要随时改变患者的体位,以便显露和复位,同侧下肢消毒后,从足至膝部用无菌单包裹,允许下肢自由活动。切口选择经前路髂腹股沟入路和后路KocherLangenbeck(KL)联合切口,按一定顺序将骨折复位后用3.5 mm骨盆重建接骨板前后双柱予以固定,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见骨折复位固定好后结束手术。术后于手术侧髂窝、耻骨联合后间隙、髋关节后方三处分别放置引流管引流。术后48 h拔除引流管,根据患者固定的稳定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可早期用CPM锻炼下肢,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直到患肢能主动活动为止。术后患肢被动活动6周,主动活动6周,后复查X线片出现骨折愈合征象后,患肢可以开始部分负重锻炼。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3],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率按D′ Aubigne和Brooker标准评估[4]。本组手术中无死亡,未发生急性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医源性神经损伤、大血管损伤、内固定物进入关节等近期并发症。解剖复位29 例,满意复位6 例,不满意复位3 例。髋关节功能优32 例,良4 例,可2 例,优良率94.7%。髂腹股沟入路无一例异位骨化;KL入路Ⅰ~Ⅱ度异位骨化4 例,Ⅲ度异位骨化1 例,均未对髋关节的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3 讨论
3.1 术前计划
因为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移位的复杂髋臼骨折手术较一般骨科手术复杂,手术时间较长,出血较多,手术中尽可能减少暴露时间,骨折复位固定应避免做过多无谓尝试,所以需要充分做好术前计划。术前仔细阅读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骨盆平片、髂骨斜位、闭孔斜位及骨盆三维重建CT。从影像资料可以明确骨折处移位程度、移位方向、骨折位置及其与周围重要结构(如重要血管、神经)的关系,骨折块的大小、数目、位置等。结合患者受伤机制,可以明确骨折类型,便于决定手术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