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输油管道输送工艺技术
输油管道输送工艺技术
目 录一、输油管道概况二、输油泵站的工作特性三、输油管道的压能损失四、等温输油管道运行工况分析与调节
管道是石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石油工业的动脉。在石油的生产过程中,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管道。我们可以把石油的生产过程简单的表示为:
一、输油管道概况
1、输油管道的发展历史
1879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铺设了一条口径为150mm,长为17.4km的输油管道。
1886年,美国又铺设了一条口径为200mm,长为139km的输油管道。
管道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最早使用管道输送流体的国家。早在公元前的秦汉时代,就有人用打通了节的竹子连接起来输送卤水,随后又用于输送天然气。现代管道始于19世纪中叶,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所生产的原油起初用马车拉运,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交通拥挤。直到1865年,才建造了第一条用于输送原油的管道。直径为50mm,长为10km,输量为2.8 m3/h,用往复泵驱动。
1920年前,管道均采用丝扣连接,因此管径较小。1920年,在管道铺设中开始采用气焊,随后又被电焊所取代。金属焊接工艺的发展和完善促进了大口径、长距离管道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新管材的使用。但真正具有现代规模的长输管道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急需将西南部油田生产的油运往东海岸,但由于战争,海上运输常常被封锁而中断,这就促使美国铺设了两条输油管道。一条是原油管道,口径为600mm,长度为2158km,输量为47700m3/d(1500万吨/年),由德克萨斯到宾夕法尼亚。另一条为成品油管道,口径为500mm,包括支线全长为2745km,输量为3760m3/d(1300万吨/年),由德克萨斯到新泽西,同时还铺设了一条输气管道,口径为600mm,长为2035km,由西南部到东海岸。
从60年代起,输油管道向大口径、长距离的方向发展,并出现许多跨国管线。较著名的有:
1964年,原苏联建成了苏联-东欧的“友谊”输油管道,口径为1020mm,长为5500km。
1977年,建成了第二条“友谊”输油管道,在原苏联境内与第一条管线平行,口径为1220mm,长为4412km,经波兰至东德。两条管线的输量约为1亿吨/年。
1977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伸入北极的横贯阿拉斯加管道,口径为1220mm,全长为1287km,其中900km管道采用架空保温铺设。年输量约为1.2亿m3,不设加热站,流速达3m/s,靠摩擦热保持油温不低于60℃,投资77亿美元。
1988年,美国建成了从西部圣巴巴拉至休斯顿的原油管道,管径762mm,总长2731km,年输油能力约为1600万吨。
同时,成品油管道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典型的是美国的科罗尼尔成品油管道系统。干线口径为750、800、900、1000mm,总长为8413km,输油能力为1.4亿吨/年。
2、长输管道的发展趋势
(1) 高压力、大口径的大型输油管道
(2) 采用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性良好的管材
(4) 采用先进的输油工艺和技术
(3) 采用新型、高效、露天设备
a. 设计方面,采用航空选线.
b.采用密闭输送工艺流程,减少油气损耗和 压 能损耗。
c.采用计算机自控、遥控技术。
d.用化学药剂(减阻剂、降凝剂)降低能耗。
3、管道运输的特点
① 运量大,基建费用低(与铁路相比) 。
⑥ 管输适于大量、单向、定点的运输,不如铁路、公路运输灵活。
⑤ 占地少,受地形限制少。
④ 运价低,耗能少。
③ 便于管理,易于实现集中控制,劳动生产率高。
② 受外界限制少,可长期稳定连续运行,对环境 的污染小。
输油管道概况
一条720管线的输量约等于一条单线铁路的运量,但造价不如铁路的1/2。
管线埋于地下,基本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油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都比铁路小得多。
原苏联管线运价约为铁路的1/2,美国约为铁路的1/7-1/10 ,我国目前基本与铁路持平。
管线埋于地下,地面仍可耕种。铁路的坡度一般不能超过30度,而管线不受坡度的限制,有利于翻山越岭,取捷径,起终点相同的两地间,管线的长度一般要比铁路短30%。
4、我国输油管道概况
1958年以前,我国输油管道还是一个空白。1958年,我国修建了第一条长输管道:克拉玛依—独山子原油管道。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建大型输油管道,我国管道工业进入第一个发展高潮,建设的管道主要是原油管道。到目前为止,我国铺设的百公里以上的原油长输管道40余条,管径为159~7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