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doc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70%~80%。因此建立稳定的、可重复、损伤小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以往模型的建立〔1,2〕均缺乏详细操作过程及各操作细节的注意要点,因而建模的重复性和成功率相对较低。本文成功制备了大量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材料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 由于SD大鼠具有成本低、种系纯合性好、抗感染能力较强,与人类的脑血管解剖相似,以及与m直径的尼龙线、游标卡尺1把、持针钳1把。多聚L赖氨酸、戊巴比妥钠、速尿(20 mg/支)、硫酸庆大霉素(80 mg/支)等。
1.3 阻塞线的制备 把0.2 mm直径的尼龙盘线剪成6 cm每段,一端靠近酒精灯火焰加热,并放于显微镜下观察,要求末端成光滑球面且直径不要大于0.30 mm。过大者可能造成较难通过颈静脉孔,不光滑者可能刺破血管,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导致微血管循环的逐渐恶化。然后把合格的尼龙线放入0.1%的多聚L赖氨酸(1 g多聚赖氨酸溶于1 000 ml蒸馏水中充分混匀)中浸泡过夜。目的是使其与血管壁黏着紧密。
2 模型制作
2.1 麻醉 取SD大鼠,称重,按雄鼠40 mg/kg、雌鼠30 mg/kg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麻醉。麻醉时一定要戴手套,以防止鼠咬伤,注射针一定要回抽,以防麻药直接进入血管而致动物死亡。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麻醉剂量可能不足,此时可按雄鼠3 mg/kg、雌鼠2 mg/kg追加麻醉药,以达最佳麻醉效果。
2.2 器具准备 把经消毒过的器械和绵签等整齐地放置于经消毒过的医用托盘上。
2.3 固定 把大鼠仰卧并固定于手术台上,如果没有专门固定鼠的装置,把大鼠仰卧、四肢向两侧展开分别固定于铁钉上。固定一定要稳妥,否则因为麻醉效果不如意、手术不顺利等原因大鼠剧烈活动而影响操作。
2.4 颈前部消毒 剪去大鼠右颈前部的毛,尽量剪净,不要伤到鼠的皮肤,否则感染。先用棉签蘸取碘酒消毒鼠的颈前部皮肤两遍,再用棉签蘸取75%酒精消毒两遍。消毒时应从拟作手术切口处向两侧进行。
2.5 铺巾 戴上经消毒过的医用口罩和手套,在经消毒过的阻塞线上用手术缝线打一活结。先后把两张有孔洞巾盖于鼠上并固定。有孔洞巾可用棉制白布剪成长约50 cm、宽约40 cm的方形巾,再于方形巾的前中部剪一长约4 cm、宽约3 cm的椭圆形孔洞。
2.6 作颈部旁切口 在右侧颈前正线的外侧约0.5 cm处画一长约2.5 cm的直线标记,使切口整齐。让助手轻提标记两侧的皮肤,用剪刀沿标记线剪开皮肤。作颈部旁切口,不用切开颈阔肌,出血少,便于肌肉分离,手术视野暴露较好,颈内、外动脉及其分支的分离易于进行。另外颈部旁侧入口对气管刺激性小,呼吸道分泌物少,不易出现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和气管痉挛。切开皮肤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出血,给手术操作带来一定难度,以刚刚切开皮肤为度;切口不能太靠外侧,否则会给分离肌肉带来难度。
2.7 寻找并分离相应血管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钝性分离二腹肌肌腹和胸锁乳突肌,寻找到颈动脉鞘,向颈动脉鞘滴少许5 g/L普鲁卡因,以减轻或避免刺激颈动脉窦引起迷走减压反射而死亡。然后分离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注意保护迷走神经节。在离颈动脉约0.8 cm处结扎颈总动脉的近心端后向上分离右侧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结扎颈外动脉,在颈内动脉的起始端放置一打好结的备用丝线,勿收紧线结。在手术显微镜下沿颈内动脉向下分离翼腭动脉。由于翼腭突动脉较粗且其走行方向与颈内动脉一致,在大多数情况下插线比较容易插入此分支而不能插入颅内,因此在其起始部置一小动脉夹备用。在插入阻塞线时,用小动脉夹暂时夹闭翼腭动脉,可有效防止阻塞线误入翼腭动脉,也可防止血管内血栓形成,保证再灌注时正常的血供〔4〕。
2.8 计算 插入的阻塞线长度 插入的阻塞线长度为2.0+18.0+0.2×〔鼠实际重量(g)-250〕/10,单位为mm。其中2.0为 “V”形切口距颈动脉分叉处的距离,18.0为颈动脉分叉处距大脑中动脉起始处距离,0.2×〔鼠实际重量(g)-250〕/10为修正值。但不同来源和批次的大鼠该公式要及时积累数据进行修正。 取阻塞线,在距球面端按上述公式计算的长度处用丝线以死结拴牢。否则在插入阻塞线时因结的滑动而造成进入颅内的长度不精确。
2.9 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 用一把眼科剪轻垫于右侧颈总动脉末端的后方,用另一把眼科剪在颈离动脉分叉处0.20 mm处剪一“V”形切口。注意血管应在 自然 状态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