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化学工业杰出贡献者.doc
我国化学工业杰出贡献者
我国化学工业杰出贡献者
谢为杰,又名谢永叔,.L.化工专家,1908年9月5日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26年毕业于北京崇实中学。因成绩优秀,当年被保送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32年,谢为杰赴美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系进修,1934年获博士学位。谢为杰早期对中国第一座重化工基地永利铔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卓著。以后他长期从事氮肥工业的科研生产和组织领导工作,是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新工艺的发明人之一,对联合制碱新工艺的研究也作出了贡献。谢为杰聪慧博学,技术经验丰富,思维敏捷,善于联系实际,灵活应用技术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多有建树。他为人和蔼热情,处世谦虚谨慎,工作认真细致,勤勤恳恳,深受广大科技人员敬重。侯德榜称赞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中国第一家重化工联合企业的技术骨干
1935年夏,谢为杰到南京永利公司铔厂,先在技师室参加审校工程设计图纸,不久调任硝酸厂(车间)任主任,主持硝酸设备的安装工作。由于他技术熟练,对设计图纸充分理解,工作热情积极,认真细致,善于团结指挥车间职工,因而该车间率先高质量地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1936年夏,谢为杰升任铔厂值班技师,参加组织全厂生产装置验收、调试、生产准备及开工。1937年1月中至2月初,硫酸、合成氨、硝酸及硫酸铵相继一次开车成功,顺利投产。他也由此崭露头角,成为永利公司最年轻的技术骨干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华,直逼宁沪,敌机3次轰炸永利铔厂。谢为杰和广大职工一道,不顾个人安危,同仇敌忾,坚持生产,并积极配合抗战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生产硝酸铵,供给军工部门制造炸药支援抗战,直至工厂第三次被炸,主要设备严重损坏,无法生产为止。这年11月20日,即南京沦陷前23天,谢为杰才随众西撤四川。
抗战胜利后,永利铔厂修复工作到1946年6月基本就绪。厂长傅冰芝耽心南京技术力量不足,特电邀在永利川厂主持工作的谢为杰于7月赶赴南京主持开工。通过谢为杰同姜圣阶、鲁波、江国栋等协同努力,组织各岗位职工精心操作,8月,合成氨、硫酸、硫酸铵均相继顺利开车,转入正常生产。永利铔厂的硝酸车间,在南京沦陷期间,被日本侵略军将全部设备拆迁运往日本。抗战胜利后,永利公司领导人侯德榜、李烛尘等向南京国民政府及蒋介石反复申诉,甚至通过舆论界呼吁力争,1946年7月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同意让永利公司派人赴日办理归还事宜。按照公司安排,1947年1月谢为杰和赵如晏携带当年全部硝酸设备器材的采购发票、图样等证据赴日。盟军总司令部和日方某些人曾一再节外生枝,提出一些无理条件进行阻挠,诸如:只能拆还原件,不得拆走日本后来更换的部件;应在日本口岸办理交接,中方自行运回南京等等。谢为杰和赵如晏据理力争,寸步不让。7月,侯德榜亲赴日本,一直找到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交涉才得胜利解决。1948年4月,这些设备专船运抵南京永利厂码头,但在清点验收时,谢为杰发现缺少白金网,当即提请盟军总司令部核实查处,又几经交涉,终获日方照原样制作一套新白金网,于1948年10月空运上海交还永利。这套硝酸装置复原投产后,至今仍在运转。
1948年底,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党败兵对永利铔厂骚扰威胁日益严重;煤焦用完,铔厂被迫停工;厂长李丞干因拒绝撤厂的命令而被逼出走。在危难形势下,一些职工发起组织互助会,护厂保家。谢为杰被选为互助会总干事。他积极联系公司有关处室配合,组织买粮,安电网,维持小发电机运转,保证生活用电用水,以及值班巡逻、防盗、防火、防毒等工作,使全厂设备和人员全部安全地坚持到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进厂。之后,担任铔厂生产处长的谢为杰和有关负责人又积极与南京市军管会等有关部门联系,得到大力支持,相继解决了借款、借煤、卖硫磺、调运焦炭、动员复工等问题,使永利铔厂得于6月18日顺利复工生产。8月初,国民党飞机一再轰炸南京,南京电厂和永利铔厂相继被炸,被迫停电停工。谢为杰力主自己修复发电机发电,多建防空洞,尽快复工,坚持生产。8月下旬,永利铔厂再次复工生产。1952年,永利化学公司改为公私合营,永利铔厂改名永利宁厂,由此更有力地发挥了中国重化学工业基地的作用。
联碱新工艺的发明人之一
为建设永利川厂,侯德榜率队赴欧洽购察安法制碱技术未获成功。1938年12月,抽调谢为杰、郭锡彤等4位技术骨干赴香港,在永利公司总经理范旭东寓所进行新法制碱试验。第一步,要他们主要考察察安法专利说明书的重复效果,要求每星期至少向侯德榜(在纽约工作)报告一次试验情况。试验中,他们发现该专利说明书内容十分含混,无法重复。经商定,改为从头进行系统的探索试验,即参考察安法基本原理,从不同原料配比、投料顺序、温度、浓度等工艺条件的变化组合,探索最优化数据。经过近500次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
品,他们基本掌握了察安法技术。这年夏天,为了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