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骨推拿治疗腰肌劳损78例.doc
正骨推拿治疗腰肌劳损78例
【摘要】 [目的]了解正骨推拿手法对腰肌劳损的 治疗 效果。[方法]143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加拔火罐等物理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71%,对照组有效率为84.6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正骨推拿治疗腰肌劳损效果较好。
【关键词】 腰肌劳损;手法治疗;正骨推拿;关节错位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bout using the bonesetting naprapathy to lumbar muscle strain. [Method] 143 cases l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78 cases, and the contrastive one had 65 cases, treated by the bonesetting naprapathy and the physical therapy of the puter middle frequency therapy apparatus and cupping respectivley. [Result] The efficien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ar muscle strain; manipulation treatment;bonesetting naprapathy; joint dislocation
腰肌劳损是由于急性腰扭伤未获适当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长期不良姿势导致的腰部软组织劳损。从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我们采用正骨推拿治疗78腰肌劳损的患者,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主要来源于骨科门诊与颈肩腰腿痛门诊,其中治疗组78例,男45例,女3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42.3岁;对照组65例,男33例,女32例;其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61岁,平均40.1岁。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种构成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gt;0.05)。所有病例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编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所制定的标准。[1]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先进行局部点,按,揉,拨等分筋理筋手法使肌肉放松,如果伴有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用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伴有骶髂关节错位的患者,分前错位与后错位,分别用单髋过屈复位法或单髋过伸复位法进行治疗。隔天1次,10d为1疗程。
2.2 对照组
用电脑中频治疗仪加拔火罐等物理治疗。其中电脑中频治疗以痛点为主放置极板,强度适中,每次20min,1次/d;拔火罐用闪火法,留罐或走罐交替进行,隔天1次,10d为1疗程。
2.3 疗效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编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所制定的标准。
3 治疗 结果
3.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略)
3.2 两组治愈率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治愈率比较(略)
4 结论
腰肌劳损大多是由于急性腰扭伤未获适当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所致,由于腰部构造的复杂性,涉及到多个关节的存在。扭伤多发生于腰骶、骶髂关节、椎间关节或两侧骶棘肌等部位。而急性腰扭伤为突然遭受间接暴力所致,如搬运重物用力过度或体位不正而引起腰部肌肉拉伤或关节错位等[2]。当腰扭伤时会同时有一个或多个关节发生错位或损伤。不适当治疗会使腰肌的损伤由急性转为慢性,而关节的错位并没有得到整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关节周围的组织粘连,形成疤痕组织。在临床观察中,常有这种情况,一个长期反复腰痛的腰肌劳损的患者,体查时发现腰椎棘突偏歪,单纯采用腰椎旋转复位手法整复后,症状立即减轻。所以,从确切意义上说,“慢性腰肌劳损”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正是这种模糊的诊断造成了漏诊误治,造成腰痛的主要原因即错位的关节未得到整复,使局部的肌肉、韧带处于紧张、痉挛状态,长期以来就会出现??部组织粘连[3]。即使选用局部封闭加小针刀松解术治疗,也只是解决了矛盾的次要方面,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
手法治疗的作用是整复移位、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缓急解痉、舒筋活络、宣通散结、剥离粘连。治疗上要早,定位要准确,特别是解剖移位方向要明确,操作灵巧,尽可能利用力学原理及人体生理特点,用力稳当,避免用力过大造成损伤,还要讲究辨证施法。对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长期以来,多数人主张按摩治疗,认为效果好。其实,由于错位的关节未有整复,受伤肌群处于紧张状态,按摩易于造成局部组织水肿,出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