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已公布的二支上海戰國楚簡.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試析已公布的二支上海戰國楚簡.doc

  試析已公布的二支上海戰國楚簡  今年八月十六日,上海市《文匯報》頭版以《上海戰國竹簡解密》爲題,介紹了上海博物館對其前些年從香港購回的楚簡、尤其是《孔子詩論》一篇的 研究 情況,同時刊登了二支竹簡的照片,照片十分清晰,本文試圖依據這張照片,對已公布於世的這二支竹簡作一些初歩的研究①。  首先,筆者根據這張照片,對二簡作釋文如下。   第一簡:不王虎口■?子曰止言亡阜口口文心志樂亡阜口口文心情口文亡阜口口文心□  第二簡:矣■訟坪悳也多言後л樂安而尸辛л訶紳而艸昜  第一簡的“不王虎口”後面,有一個長方形的很大的黒块,顯然,這標誌着前面一篇文章到此結束了②。關於黒块之後的文字,《上海戰國竹簡解密》一文中對上海博物館的釋文有所披露,其釋文如下:   孔子曰:詩亡(毋)阜口口文心(離)志,樂亡(毋)阜口口文心(離)情,口文亡(毋)阜口口文心(離)言。  同時解釋其意爲:   賦詩必須有自己的意向,作樂必須有自己的道德感情,寫文章必須直言。  上海博物館將“?子”釋爲“孔子”。《上海戰國竹簡解密》報道説,“31枚竹簡中有6枚竹簡記載‘孔子曰’等字樣”,《孔子詩論》的篇名想必即是由此而來。據筆者調査, 目前 已公布的楚簡中,“孔子”僅一見,在上海博物館書法館所展示的楚簡《孔子閒居》第一簡中③,寫作“孔子”,而非合文。“孔”字顯然從“子”、從“乚”(即乙),與西周、春秋金文所見“孔”字的寫法相似④。而“#65412;子”右上方的字形似從“ト”,而非從“乙”,故釋作“孔子”似不妥當。   在今年八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於北京大學召開的“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關於“#65412;子”字,裘錫圭先生提出此字可能是“ト子”,“ト子”即孔子的弟子ト商子夏。從《詩經》流傳史上看,這一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子夏與子游同以“文學”併列於四科,在孔子的弟子中,子夏是與孔子論詩較多,且得到孔子夸奬者。如《論語.八佾》中有: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此外,《韓詩外傳》巻三中有“子夏問詩,學一以知二。孔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韓詩外傳》巻五中有: 子夏問曰“關雎何以爲国風始也?”孔子曰“關雎至矣乎。夫關雎之人,仰則天,俯則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紛紛沸沸,道之所行,如神龍變化,斐斐文章。大哉關雎之道也,萬物之所繋,羣生之所懸命也,河洛出書圖,麟鳳翔乎郊。不由關雎之道,則關雎之事,將奚由至矣哉。夫六經之策,皆歸論汲汲,蓋取之乎關雎。關雎之事大矣哉。馮馮翔翔,由東自西,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子其勉強之,思服之。天地之間,生民之屬,王道之原,不外此矣。”子夏喟然嘆曰“大哉關雎,乃天地之基也。” 這種孔子與子夏有關詩的對話,還見於《禮記.孔子閒居》等處,這里限於篇幅,不一一盡引。   據《史記.儒林傳》記載,子夏曾在西河講學,受業者甚衆,魏文侯亦師事之。《禮記.樂記》及《史記.樂書》均有魏文侯向子夏問詩之長篇記載,這里也不一一引用。   有不少文獻記載子夏曾傳詩並序詩。例如《漢書.藝文志》在論述三家詩之後,説到“又有毛公之學,自謂子夏所傳。”即認爲毛詩是由子夏所傳。   魏王肅《家語七十二弟子解注》云:“子夏所序詩意,今之毛詩序是也。”孔穎達亦從此説,認爲詩序是子夏所作。   梁沈重述鄭玄《詩譜》云:“大序是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合作。ト商意有不盡,毛更促成之。”(見陸德明《經典釋文.毛詩音義.關雎序》)   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録》云:“是以孔子最先刪録。既取周詩,上兼商頌,凡三百一十篇,以授子夏,子夏遂作序焉。”同時他引三國徐整之言,詳述了子夏傳詩之具體渠道。   其他萧統《文選》、魏徴等《隋書.經籍志》、唐成伯璵《毛詩指説》等或從子夏所作説、或從子夏首作毛公申足説。   雖然歴史上對於子夏傳詩多無疑義,但對《詩經》大小序之作者却頗多争論,除以上諸説外,還有范曄《後漢書.儒林傳》及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虫魚疏》的衛宏説、韓愈《詩之序議》的“漢之學者”説等等,至今尚無定論。況且《漢書.藝文志》僅説子夏傳詩,未説他作序。《史記》對此也毫無記載。早於毛詩出現的三家詩也均未提及子夏序詩之事。所以無法定論詩序爲子夏所作或他一人所作。  此外,從“?子”字形來看,如釋爲“ト子”,“ト”字字形則從未見有从“子”者。上海博物館書法館所展示的楚簡《孔子閒居》第一簡首字爲“日虫”,可釋爲“夏”,因爲《孔子閒居》二支簡的行文與《禮記.孔子閒居》格外接近,故“日虫”前面的缺文可補爲“子”,郭店楚簡中則出現了“子思”。可見楚簡所見孔子弟子中的“子思”、“子夏”,其稱呼大致與文獻所見相同,而文獻中則未見有稱爲“ト子”者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