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文化批判中的一个矛盾情结.doc
近代文化批判中的一个矛盾情结
近代思想家在致力于文化批判和启蒙的近代化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背负着传统反传统的现象。这种矛盾现象或表现为目的与手段的冲突,即以 学习 西方、批判传统、革故鼎新为手段,以保持和发扬传统为目的;或表现为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即表层意识、自觉意识里是反传统,深层意识、潜意识里却是再现传统、复归传统;或表现为出发点与归宿的矛盾,即以批判传统、抨击传统开始,以皈依传统结束。不仅如此, 中国 近代这一独特的文化批判方式一般都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既爱又恨,即试图超越有无限依恋,激烈的破坏心理与强烈的关切心并存,爱得愈深切,破坏得愈彻底。这种心态颇类似弗洛伊德所谓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plex),故本文借用矛盾情结一词来描述这一现象。
矛盾情结的一面是对传统不满,否定传统,抨击、破坏乃至要求毁灭传统。人们起初承认自己的技术不如人,到后来则认为整个文化以至人种都不如人,非彻底改造中国人种不可。但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思想家总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中国文化怀有深深的爱意,眷恋之、向往之、渴望复兴之。这种眷恋之情即使被表面上的偏激冲刷的破碎、模糊,但情感之根尚存,有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中国知识分子所眷恋,因而也是造成整个矛盾情结的文化根源,乃是儒家文化中的道德理想主义。中国文化特别是名教文化的强大魅力在于儒家文化所宣扬的道德理想,它包括理想价值(忠孝仁义、大同理想)、圣人境界和人伦精神(对天地君亲师之敬)。中国文化中若隐若现的这一终极底蕴,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审美色彩,而为世世代代所追求。在这一文化氛围里成长的近代知识分子,灵魂深处总有对这种理想的眷恋之情,有意无意地为这一价值所支配。近代知识分子可以超越传统文化的其他层面,却难以摆脱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诱惑。他们就像一位与旧家庭决裂出走的儿子,对家,对父亲既怨恨且爱恋。道德理想主义浓郁的温情,一次次唤起这些叛逆者们的俄狄浦斯情结,使他们回到传统理想温暖的怀抱。
近代文化批判者的这一矛盾情结,对启蒙运动的 影响 甚深。就个体来说,近代思想家对传统反思的深刻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这一矛盾情结的释解;从总体看,这个具有普遍性的矛盾情结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近代思想家的文化批判 方法 和价值系统,从而影响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选择。而且,我认为,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一个矛盾情结,故这个 问题 仍有现实意义。
二
近代文化批判大体沿两条思路 发展 :一条是从传统文化体系中分裂、演变和形成近代启蒙思想的过程,另一条是以革命的方式摧毁传统文化的支柱--专制政体,以此推动思想文化 现代 化的运动。前一过程发韧于龚自珍、魏源等人,经洋务运动、维新派,至五四思想家达到高潮;后一过程始于太平天国,经义和团、辛亥革命,至共产党人达到高峰。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粗略的和相对的,因为近代文化批判的各种思想相互影响和转化,构成一整体思路。本文关心的是:这两种倾向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虽然存在明显差异,但对道德理想主义的情感态度却是相似的。
近代文化批判的先驱龚自珍、魏源、郑观应等人开始睁眼看外国文化时,感到了传统的危机,但他们试图以捍卫传统的方式来解决这种危机。这种态度是由中国的近代化和启蒙运动的特殊背景决定的:西潮的冲击使得他们不可能像18世纪西方思想家那样单纯地反思 历史 ,批判传统。 工业 文明对农业文明的撞击表现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威胁。结果,保种图存的忧患意识与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结合,使得先驱人物的文化批判以护卫和拯救的方式开始。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从旧营垒里分化出来,并且具有了较明显的反传统倾向。他们第一次比较深刻地对传统文化作了反思和批判--狭隘虚娇的夷夏观念、空浮不实的学风乃至腐败的官僚体制。但是,洋务运动对传统的批判正基于对传统的爱恋。他们批判传统,不是恨传统之保守,而是忧传统之衰微。他们的理想价值仍然是传统的名教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反映了他们的感情完全沉浸在传统之中,虽然他们也对传统不满。洋务派对传统文化的矛盾情结支配了他们振纲纪,正人心的一系列 理论 和实践。
洋务派对名教文化的矛盾情结表现为目的与手段的矛盾:批判传统是手段,复兴传统是目的。
近代文化思潮到了维新人物那里才有了真正的启蒙性质。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伟大人物第一次站在时间和空间即历史和世界的高度俯瞰中国文化。有趣的是,启蒙思想的深化亦伴随人们对传统文化矛盾情结的深化。维新派对传统文化批判的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 政治 制度、行为模式、伦理教化、价值观念乃至人种都被否定。 尽管如此,他们实际上从来就没有超越名教的道德理想主义的情感圈。例如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圣人救世精神、历史进化模式以及托古改制的方法,反映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辨证分型中药穴位注射对慢性肾炎中医证候的影响.doc
- 辨证分型治疗输卵管阻塞50例初探.doc
- 辩证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doc
- 辩证的看待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doc
- 边缘城市融入长三角的路径选择.doc
- 边缘文学翻译主导下的翻译策略.doc
- 辽代文学的写作与流传.doc
- 辽宁与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利用FDI的比较分斩.doc
- 辽宁地区玉米种植技术.doc
- 辽宁现代文学发生期的文艺副刊概述.doc
- 华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2025-07-新势力.pptx
- 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pdf
- 2025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pdf
-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6.1友谊的真谛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4.1家的意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3.2学习成就梦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1走近老师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2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1.1 奏响中学序曲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