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讲述
第 三 单 元 运 算 定 律 与 简 便 运 算
学习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运算定律,并能灵活运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单元知识结构图:
2.(第三单元)标??? 题 例???? 题???? 安???? 排 课后练习 1.例1 练习 例2 加法结合律 练习五4 例3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练习五5~7 2.例1 练习 例2 例3 练习5~9 3.简便运算 例练习 例 例 例 例
第课 时 加 法 运 算 定 律 ( 一 )
一、教学内容:
7~18的例1、例2,练习五第1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对加法交换率、加法结合率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创设生动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是有意义的。
利用符号字母表示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加法结合律的意义。
练习时注意和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下联系,使学生能运用转化的思想较容易的接受新的知识。 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出示主题图)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从左往右展示线段图,出现大括号与问题:
上午 下午
一共多少千米?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多媒体展示:从右往左再现线段图。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18+17 17+18
124+235 235+124
让学生算一算,再讨论:
3.比较三个等式,归纳出一般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突出以下几点:
(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几个加数?(两个加数)
(2)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的位置怎样?左右两边的和怎样?从这几组算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几个学生试着把发现的规律说一说,然后教师完整地叙述一遍,说明这一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再看看教科书第49页方框里的话。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捷的话概括出来。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④交流反馈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 (生:等于65+25)
78+64=
⑥完成28下面的“做一做”:
300+600= +
+65= +35
2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么计算:
比较88+104+96 88+104+96
=192+96 200
=288 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白数。)
出示:(88+104)+96 ○ 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揭示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5)问: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5章量子物理-效应.pptx VIP
-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镧热还原法年产35吨稀土金属钐的工艺设计.docx VIP
- 镧热还原法年产25吨稀土金属钐的工艺设计.docx VIP
-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保安员上岗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真题) .pdf VIP
- 2025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劳动教案(全册)五年级上册——人民出版社(表格式).pdf VIP
- 2025年部编版七年级 语文(上下全册)字词拼音及解释 .pdf VIP
- 安全标识中英文可直接打印.doc VIP
- 退役士兵驾驶技能培训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