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单元备课.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单元备课

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单元备课 单 元 第八单元 主 题 艺术的魅力 主备教师 李素梅 主 要 内 容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习作”,一个“回顾·拓展”。其中《伯牙绝弦》、《月光曲》是精读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是略读课文。 教 学 目 标 1.学会写8个生字及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3.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4.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艺术。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5.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6.感受课文表达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教 学 重 难 点 1.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2.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艺术。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在读中感受课文表达的情感,查阅资料了解各种艺术。教学中多为学生创设情景,在情景中感受。 总课 时数 10课时 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 备课成员 李素梅 李学兰 杨占平 郑文新 尚艳萍 李树才 单 元 第八单元 上课人 李素梅 主备课人 李素梅 课型 多媒体课 上课地点 六(2)班 上课时间 2012年 12月10 日 教 学 前 设 计 课题 25.伯牙绝弦 教学内容 第137页——第138页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引导法,背诵法 教具准备 搜集《高山流水》的乐曲 搜集伯牙和钟子期的资料 课件 本课总课时数 共两课时 本节课是第几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 / 若 / 泰山 洋洋兮 / 若 / 江河 伯牙谓 / 世 / 再无知音 三、读懂课文内容 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引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 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质疑: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