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东西方礼仪文化简介程序.pptVIP

12-第十二章东西方礼仪文化简介程序.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伊斯兰教徒进入清真寺应注意的事项 伊斯兰教徒忌偶像崇拜,只信安拉;禁模制、塑造、绘制任何生物的图像,包括人的形象。 穆斯林禁酒喜茶,在接待穆斯林客人时,最好用罐装饮料,如客人饮茶,要用清真茶具。 交谈时,不要用穆斯林禁忌的字词,如“猪”、“杀”、“死”等等。 到穆斯林家做客时,一般不要主动与妇女或少女握手、注目。对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习惯要尊重,尽量不要随意评论。 非伊斯兰教徒进入清真寺应注意的事项 在进入清真寺时,不能袒胸露背,不能穿短裙和短裤,不经阿訇等寺内宗教职业人士批准,非穆斯林不准进入礼拜大殿,不准拍照。 在穆斯林做礼拜时,无论何人何事,都不能喊叫拜者,也不能在礼拜者面前走动,更不能唉声叹气、呻吟。 给信奉伊斯兰教的人送礼,忌送带有动物形象的东西,他们认为带有动物形象的东西会给他们带来厄运。同时与穆斯林握手或递送礼物不能用左手,更不能用单手也不能将雕塑、画像之类的物品相赠。 美国礼仪文化-礼貌礼节 美国人崇尚进取和个人奋斗。通常相见时,一般只点头微笑,打声招呼,而不一定握手。 一般也不爱用先生、太太、小姐、女士之类的称呼,而认为对关系较深的人直呼其名是一种亲切友好的表示,从不以行政职务去称呼别人。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都有付小费的习惯,有的叫服务费。付小费被认为是对服务人员提供服务的尊重和酬劳。 美国人在进行商务谈判时,喜欢开门见山,答复明确,不爱转弯抹角。 美国礼仪文化-礼貌礼节 美国人平时穿着打扮不太讲究。崇尚自然,偏爱宽松,讲究着装体现个性,是美国人穿着打扮的基本特征。但美国人非常注重着装细节和服装的整洁。 拜访美国人时,进门一定要脱帽子和外套,美国人认为这是一种礼貌。穿睡衣、拖鞋会客,或是以这身打扮外出,都会被美国人视为失礼。 美国人有晚睡晚起的习惯,但他们与人交往,时间观念强,很少迟到。 美国人一般不送名片给别人,只是在想保持联系时才送。 美国礼仪文化-饮食习惯 美国人在饮食上如同他们的脾气秉性一样,不注重形式,但却极为讲究饮食结构,各种海味和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美国人不习惯厨师在烹调中多用调料,而习惯在餐桌上备有调料自行调味。 美国人在用餐时不允许进餐时发出声响,不允许替他人夹菜,不允许吸烟,不允许向别人劝酒,不允许议论令人作呕之事。 美国人吃饭非常随便。早餐是果汁、鸡蛋、牛奶之类;午餐可以是三明治、水果、咖啡等;晚餐人们最爱吃的是牛排与猪排等。 一般不爱喝茶,而爱喝冰水和矿泉水、可口可乐等。平时把威士忌、白兰地等酒类当茶喝。 美国礼仪文化-忌讳 美国人忌讳3和13,忌把白色的百合花作为礼物送人。 忌“星期五”。忌用蝙蝠作图案的商品,认为是凶神的象征。 忌问个人收入和财产状况,忌问妇女婚否、年龄及衣饰价格等。 忌同性双双起舞,忌在别人面前不雅观不礼貌地吐舌头。 第二节 宗教礼仪常识 宗教概况 佛教礼仪 基督教礼仪 伊斯兰教礼仪 宗教概况 目前世界上信奉各种宗教的教徒人数占全世界总人口的75%左右。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著名的民族宗教,如道教、印度教、神道教、大本教、萨满教等。 宗教礼仪是宗教信仰者为了表达对崇拜对象的尊敬和崇拜而形成的各种仪式与活动,是巩固和发展宗教信仰、宗教组织、宗教感情的重要手段。 佛教礼仪 佛教的传播 佛教的常识 佛教的主要礼仪 佛教的传播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创立最早。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释迦部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现在全世界约3亿佛教信徒,分布在86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在亚洲。 佛教的传播 公元2世纪,佛教开始由古印度向境外传播,向北传播形成北传佛教,向南传播形成南传佛教。 北传佛教以大乘教派为主,主要流传于印度、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我国汉族大部分地区信奉大乘教派,故又称汉地佛教。传入西藏、内蒙等地区的为喇嘛教。 南传佛教以小乘教派为主,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等国。 佛教的常识 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三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佛教的经典及标记 佛教的经典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经、律、论三藏。 佛教的标记一个表示吉祥万德;另一个是法轮,因为佛之法论如车轮辗转可摧灭众生烦恼。 佛教的主要礼仪 常用的称谓 饮食礼仪 佛教戒规 佛教主要仪式 非佛教徒进入寺庙应注意的事项 常用的称谓 一般有“四众弟子”、“出家四众”、“出家五众”、“七众”之称。 对较高水平的僧人,则根据具体情况称“法师”(通晓佛法僧人);“经师”(通晓经藏或善于诵读经文的僧人);“论师”(精通论藏的僧人);“律师”(通晓律藏的僧人);“三藏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的僧人);“大师”,一般用以尊称著名僧人;“高僧”,则是对德行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