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doc
教案
必修一:细胞与分子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第二节:细胞膜与细胞壁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浙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分子组成的理论基础上,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从系统论的角度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阐述,通过细胞膜的模型学习,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这部分知识并为后续知识的学习作铺垫,如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以及免疫等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细胞的显微结构和前面细胞的分子组成,为学习这部分内容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节内容深入到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多种化合物如何有序排列构成细胞膜并表现其特性,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展示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模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微观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泡涨的玉米种子中胚
泡涨并煮熟的玉米种子中胚
实验现象
?
问题:1.回答实验现象。
2.为什么这两组籽粒的胚着色情况不同?
归纳:“红墨水分子”可以进入死细胞内部而不能进入活细胞的内部。
3.是不是周围的物质都不能进入到活细胞内部?
提示:既然可以得到泡涨的种子,水分子可以进去。
归纳:有些物质可以进入活细胞,而有些物质则不能进入细胞,即细胞膜允许某种物质透过的特性---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质膜为什么会有选择透性,我们知道结构与功能是相统一的,因此需要从它的结构谈起。
引入细胞膜结构的发现史,同知识点穿插进行授课,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精神。
1材料一: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问题: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膜。
思考与讨论:1.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分析得出结论:根据相似相溶性原理,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
材料二: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学生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分子组成
教师结合两份材料得出的结论与推测开始介绍质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首先引出磷脂分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供给学生磷脂分子的模式图片并进行适当说明。
以磷脂分子的特性,请学生讨论思考磷脂分子在以下四种情况中的排列方式:
1.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2.磷脂分子置于水中
3.磷脂分子在水槽档板的空隙中
4.磷脂分子在细胞表面的排列
教学手段
进行实验
讨论交流
师生归纳
教师精讲
投影文字材料
学生分析
引发争议
投影文字材料,获得证据
投影显示图片资料
知识迁移
小组讨论绘图
教师评价
理解脂双层
提出膜蛋白在质膜中的分布
理解脂双层及
膜蛋白的流动性
归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各要点
膜中各组分的作用
(3)介绍细胞壁
由此得出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膜的基本骨架
出示细胞膜结构的电镜照片加深对细胞单位膜的直观印象
2.材料三: Danielli和Harvey分别于1931年和1935年发现细胞膜的表面张力显著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质成分时,表面张力则降低。
思考与讨论:1.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推测: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
展示细胞膜冰冻蚀刻(冰冻断裂) 电镜图。标本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观察图对膜蛋白的镶嵌方式分类:镶在膜的表层,嵌插磷脂双分子层中,贯穿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
3.材料四:鼠细胞融合实验。1970年费雷和埃迪登等将人和鼠的细胞膜蛋白质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后融合
学生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脂双层与膜蛋白具有一定流动性
展示图片
教师结合图分析:磷脂双分子层尾部可以摆动磷脂分子间可以发生相互的移动,带动膜蛋白,整个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磷脂分子间夹杂着刚性胆固醇,使细胞膜比较坚实
展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
通过学习,结合各个材料得出的结论,请同学归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各要点?
1、细胞膜主要由流动的磷脂双分子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多糖。
2、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球科学(五).ppt
- 基础班物理笔记精简版.doc
- 基本电学I随堂讲义-第2章(学生本).doc.doc
- 疾病的再现.doc
- 塑胶热硬性塑胶.ppt
- 基础地球科学(高一全).ppt
- 塞曼效应实验胥潇潇[](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光科学与工程系,上海.doc
- 基本电学I第6章随堂讲义(教师用本).doc.doc
- 增长周期性行业-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ppt
- 基础地球科学(下).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