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南university离散数学教学课件
2.4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 无论是命题演算还是谓词演算,自然推理系统是比较便于使用的,但对于计算机实现来说,仍然过于复杂。 消解法 2.4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 分离规则 可改为 说明: 该规则要求“消去两个互补文字”。 “操作”特色 对第二种形式作如下的推广: 2.4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 设C1,C2为两个简单析取式,称为子句,L1,L2是分别属于C1,C2的互补文字对,用C-L表示从子句C中删除文字L后所得的子句,那么消解原理可表示为: 其中C1,C2称为消解母式,L1,L2称为消解基,而(C1-L1)∨(C2-L2)称为消解结果。 2.4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 例:设C1为R∨┐P∨Q,C2为P∨┐Q 以P,┐P为消解基的消解结果是 R∨Q∨┐Q 以Q,┐Q为消解基的消解结果是R∨┐P∨P 特别地,当C1,C2都是单文字子句,且互补时,C1,C2的消解结果不含有任何文字,这时我们称其消解结果是“空子句”(nil),常用符号 λ表示之, 空子句λ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 2.4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 定理1: 设C是C1,C2的消解结果,那么C是C1和C2的逻辑结果。 说明 消解原理作为推理规则是适当的。 作为特别情况,p与┐p的消解结果是λ , λ实质上是p∧┐p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它们都是不可满足的。 给定一个合取范式S,S的所有简单析取式称为S的子句集。重复使用消解规则,可以的到一个子句序列。 2.4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 定义: 设S为一子句集,称C是S的消解结果,如果存在一个子句序列C1,C2 ,…,Cn(= C),使Ci(i = 1,2, …,n) 或者是S中子句, 或者是Ck,Cj (k,j i) 的消解结果。 该序列称为是由S导出的C的消解序列。 当λ是S的消解结果时,称该序列为S的一个否证 (refutations)。 2.4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 定理2:如果子句集S有一个否证,那么S是不可满足的。 分析:设C1,C2 ,…,Cn(= λ)是S的一个否证。若S可满足,即有某个赋值?使S中所有子句为真,那么可对n归纳证明,?使C1,C2 ,…,Cn为真,从而?( Cn ) = ?(λ) = 1,导致矛盾。 证:n=1时,因C1?S,显然?( C1 ) = 1。 设对任意k n,?( Ck ) = 1,考虑Cn 。若Cn?S,则应有 ?( Cn ) = 1;若Cn 为Ci , Cj 的消解结果,而i,j n 。 据归纳假设, 有 ?( Ci ) = 1,?( Cj ) = 1,从而根据定理1可得 ?( Cn ) = 1。 2.4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 说明: 如果子句集S是不可满足的,那么必定存在由S导出空子句的一个否证。 我们可以利用消解原理作出S的否证,以证明S的不可满足性。 2.4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 例 设子句集S由以下四个子句组成: (1)┐p∨q (2)p∨q (3)p∨┐q (4)┐p∨┐q 证明S是不可满足的。 可如下作出S的否证: (5)q 由(1),(2)消解得 (6)┐q 由(3),(4)消解得 (7)λ 由(5),(6)消解得 2.4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 例: 求证 (p→q)∧(p→r)→(p→q∧r) 永真 。 证 S为上式的否定的子句集,S由以下子句组成: (1)┐p∨q (2)┐p∨r (3)p (4)┐q∨┐r 作出S的否证: (5)q 由(1),(3)消解得 (6)r 由(2),(3)消解得 (7)┐r 由(4),(5)消解得 (8)λ 由(6),(7)消解得 因此 (p→q)∧(p→r)→(p→q∧r) 为永真式。 2.4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 说明: 一般命题公式都可化成等值的合取范式 合取范式是不可满足的当且仅当它有否证 用消解原理进行推理是完全可以用计算机来实现的。当然,如果让机器盲目地进行消解,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消解及大量未必有用的中间结果,因而效率是不高的 。 * 2.4 可满足性问题与消解法 可满足性问题: 用于证明A是否永真 用于验证逻辑蕴涵 A1?…?Ak ? B 永真 当且仅当 A1?…?Ak ?? B 永假 解决方法 真值表 主析取范式 主合取范式 缺点:计算量大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