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石洪春 喻腊梅 高中课程改革地理教材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和鲁教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体验了课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与学方式和“新”的评价方式,也感受到课改的“辛劳”与收获。 探究学习模式的基本特点是:①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②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活动;③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④关注知识的建构和运用。 探究学习实际上是“任务驱动型”的学习。探究学习必须有明确的任务交待,探究什么、探究目标、怎么探究等等,教师事先要有计划。新教材中,设计了一定数量的学生探究活动,有些需要课内外结合来完成,有些可以让学生个人独立完成,有些需要几个人的合作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通过实践这种学习方式的应用,我感受到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独特魅力:在同样的时间和相同的学习资源的条件下,学生探究的程度可能不一致,探究的结论也会有差别,但是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讨与争论”,从中理解地理知识并能够获得重要的规律性结论,而通过这种探究式所获取的知识,并不是教材中所编定的固有结论,也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的,因而较容易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因而其探究就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会起很大的作用。 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 根据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特点,我着重在“探究什么”、“怎么探究”上面下功夫,通过如下几方面的教学,让学生自然地应用到探究性学习方式。 1、结合乡土地理教材,增设探究性活动和问题。我在进行教材整合时,尽量结合乡土地理特点,结合教育实际,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渗透乡土地理知识,也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爱家乡和爱故土做起,而乡土地理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藏和财富。研究、挖掘、开发乡土地理教材,无疑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重要内容。从这个定义上说,整合乡土地理教材既丰富了地理教材的内容,又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形式。 比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节课时,可以向学生提出“看看我们家乡什么方面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最大”这样的探究任务。通过学生几天的探究,我们收获颇多,通过这个课题的探究,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热情。关于地球运动的教学,是高中地理的重点与难点,非常需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探究性活动的配合。结合横市镇太阳能推广,可以增设太阳能热水器仰角的调整,为充分采光计算楼间距离等探究性活动。 2、探究身边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个人经验与生活环境,更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地理课程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比如在学习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时,可以提出生活中的问题:“为什么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学习大气对太阳的散射作用时,可以提出 “为什么交通警示灯呈红色,汽车尾部呈红灯?”再如,学习我国民居特色时,提出“北平南尖”“南辕北辙”、陕北窑洞、傣族竹楼……客家“围屋”的问题。还有根据冬夏季的作息时间表来体验“随季节的不同,各地昼夜长短也不同”,“太阳光照进教室距离的远近”说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随季节变化的地理现象等。对于这样的教材资源,学生感到既亲切又熟悉,从而乐于接纳,容易响应,可以真正体会到地理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之中,容易在感知和亲身体验中学习,形成学校、社会、个体相互联系的开放型学习方式,既拓宽了学生地理学习的空间,又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探究时事热点,引进必要的地理素材。除了注重身边的地理知识外,还指导学生放眼世界,关注时事热点,让学生有个更宽广的胸怀和更活跃的思维方式。比如中东始终是一个不稳定地区,海湾战争与石油危机,朝核和伊核问题,世界能源危机,铀的提炼与核能,未来取之不尽的月球新能源氮――3,中国与多国联合开发热核能技术,我国南海勘探首次发现地球新能源——可燃冰,“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西气东输”已运达上海等地,“西电东送”的运营,举世瞩目的三峡水电站已发电,松花江水污染,金沙江流域植被遭破坏,挑战南极最高点,在挪威建立北极考察站,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俄罗斯石油外运线路的确定,美国转嫁污染等。这些有针对性、更有新意、更有实效的实例,不仅能丰富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关心时事热点的习惯,使地理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反映我国和世界科技成就的新动向。 4、探究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提高学生的抗灾能力。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的探究,可以从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对人类的影响等多方面去探究。这里包括对传统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洪水等的探究,同时,更注重对新生自然灾害的探究,比如对海啸、沙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