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死气沉沉,皆因你压抑太深
【精品推荐】
死气沉沉,皆因你压抑太深
(经管黄晓敏推荐,2017年3月4日)
推荐理由:我们的生活充满情绪,有时欣喜若狂,有时焦虑不安,有时孤独恐惧,有时满腔怒火,有时悲痛欲绝,有时舒适愉快等。这一切使我们的生活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阴霾密布,时而晦涩呆板,形成一个纷繁复杂的心理世界。情绪时时刻刻都在伴随着我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面对情绪时,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看完这一篇文章,也许你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方向。
01
很多人对情绪有个误区,觉得学心理学久了的人,就没有情绪了。之前广州日报邀请我去讲过一次亲子的课程,课程结束后,有一位妈妈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她有个儿子,今年4岁,她一直认为,男人应该要掌控自己的情绪,她觉得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所以,她从小都很注重培养儿子的情绪,但是她所理解的情商,可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商。
她说她看了很多书,用了很多的方法,儿子今年4岁了,终于训练到他不会闹情绪,不会有脾气了,可是有一天有个朋友跟她说这个方法是不对的。她希望我作为亲子方面的专家,告诉她从小教育儿子控制情绪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当我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感觉头皮发麻,试想一下,一个4岁的孩子就开始学会控制情绪,那他长大之后,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在我人生中脾气最好的一个朋友,每每想到这个朋友,我都会很难过,因为他已经不在了,年纪轻轻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我认识他十几年,从未见过他发脾气,是大家公认的好脾气男人。他是农村人,我也是农村人,毕业后我们被分到同一个小县城里。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是,当时单位给他分了一间房间,约20平方左右,村里的人每次去县里,都会把他的房间作为中转场,又是鸡,又是鸭,又是鱼,放到房间里,弄得脏兮兮,臭烘烘的,可是他从未拒绝过。
有一天我问他,这么多同乡来干扰你的生活,这种状况你能接受吗?他说,不接受又能怎样?老乡来了,总得帮帮吧,不好意思拒绝。他总是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肚子里吞,什么事都忍着。这么好的一个同学,最后竟然因为肝癌早早就去世了。稍微懂点情绪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一个不断压抑情绪的人,他的情绪就会向内攻击,伤害你的身体。社会一直流传一句话叫“百忍成金”,其实“百忍”,只能成病。可惜知道这一点的人,实在太少了,每每想到这里,我都万分难受。
02
忍耐情绪,不是一件好事。那么,一味发泄情绪,是不是一件好事呢?几年前,某明星家暴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最终引发千夫所指、企业崩溃。好脾气不对,坏脾气也不对;忍受不对,发泄也不对,那么,关于情绪,怎么做才是对的呢?
事实上,情绪只是身体面对外面世界的一个自然反应,它是潜意识给我们的一个信号。如果我们不去接收这个信号,强行压抑它的话,它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如果我们任由情绪宣泄、愤怒,那我们可能会伤害到其他人。所以,正确面对情绪的方法,不是管理它,而是看到它,接纳它。
好脾气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境界,一种是压抑,另一种是接纳,张国维博士的好脾气就是后一种。张博士是我最尊敬的一位导师,他是NLP界的在泰斗,我和他合作了16年,我从未看过他发脾气,他是一位情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和他合作非常的舒服。佛家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面对工作与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他是不是真的一点情绪都没有呢?
就这个问题,我问过他。他告诉我,他原来是一位地质工程师,从事地质工程工作,工程的事情非常繁琐,接触的人也比较多,以前的他会经常与人发生冲突,会骂人,火气很大,跟他伴侣也时常会有冲突。我好奇的问他,为什么你现在脾气这么好呢?咱俩合作十几年,我都没见你发过脾气?
03
他告诉我,自从他学习了实用心理学,他就能够觉察情绪,能够看到情绪。当情绪来的时候,能够看到它,接纳它。当你能够觉察到你的情绪时,你就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压抑是一种选择,发泄也是一种,合理化忽略它也是一种,当然你还可以为你的情绪做点别的有建设性的事情。
比如愤怒,通常是对于自己无能为力时的一种习惯性反应,它仅仅是一种次要情绪,在愤怒的下面,往往掩盖着无助、无奈、伤痛等我们不愿意去面对的情绪。当我们遇到一些无能为力的事情,我们不愿接受愤怒底下的这份脆弱,于是我们就用愤怒的方式去向外攻击,把责任放在对方的身上,这样,我们就不用去感受自己无能为力之后的痛苦。
如果我们能了解情绪,能及时觉察到它,看到它,然后问自己,我可以做些什么?我就有很多选择:我可以选择压抑、选择攻击、选择忽略、也可以选择做一些有建设性的事情。比如我上篇文章提到的那个场景,当某投资带我们到环境嘈杂的麦当劳里批判我们项目时,我感到非常愤怒。
跟以前不一样的是,我能够觉察到我的愤怒,同时能透过愤怒,感受到愤怒下面那份深深的无力感,我深吸一口气,然后问自己:“我可以做什么?”、“我还有什么选择?”我的大脑会冒出很多答案,“揍扁他的鼻子”只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