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endesktop各模式下VM存储方式
Xendesktop各模式下VM存储方式
2013-08-28 00:11:07| 分类: 虚拟化、云计算|举报|字号 订阅
本文转载自乌溜溜《Xendesktop各模式下VM存储方式》
Xendesktop的MCS模式和VIew的克隆链接很相似,所有计算机组的桌面都共享一个主镜像。
Xendeskop的池模式:不保留用户对VM所做的更改;
静态池:用户始终登录到一个桌面;(测试中,发现只有关机后,才清除更改)
动态池:用户登录的桌面由系统随机分配;(注销后清除更改)
专有模式:保留用户对VM所做的任何更改;
以上两种模式,在创建VM时,均由主镜像新建出一个base盘目录和对应的各个VM的单独目录
本人使用的环境为:vsphere5+Xendesktop5.6;存储为esxi本地磁盘。
例如:创建了一个拥有2个VM的计算机目录,目录名称为xenvdi,虚拟机名称是xenvdi1和xenvdi2;则计算机目录创建完毕后,在存储中的存储方式如下:base盘目录名称:xenvdi_esxi-baseDisk-datastore-30.vmdk(xenvdi是VM目录名称、esxi是服务器虚拟化名称、datastore是存储、30是主机IP),在这个目录里有同名的一个主镜像的副本。如果是池模式,则仅此一个副本文件,若是专有模式则还有对应VM的差异盘文件;
VM目录:含有一个IdentityDisk的识别盘文件;
池模式base盘
专有模式base盘和VM的差异盘
识别盘:大小是固定的16M
池桌面:当用户连接桌面启动VM时,所有的桌面都将加载base目录中的base盘+VM目录中的识别盘启动系统;
专有模式:加载base目录中的base盘+base目录中对应的各VM差异盘+VM目录中的识别盘启动系统;
在Xendesktop5.6中增加了personal Vdisks的功能(可用于静态池和流模式);其桌面的启动模式和以上两种类似(base盘+pvdisk+识别盘);并且也是多桌面共享一个base盘。
与普通池模式相比,在对应的VM目录中增加了一个名为pvdisk的虚拟磁盘文件,其作用就是用于存储用户的个人设置和应用程序;
personal Vdisk在创建VM时可设置大小,其由2部分组成,一个是存储用户文档的(桌面),另一部分用于存储应用程序(C的更改),第一部分默认以P盘符挂载用户使用,第二部分则是隐藏的。两部分的大小相同。比如创建了一个4G的personal vdisk 则其各自为2G。
第二部分是一个.vhd格式的文件,存储用户对C的更改。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第二部分就是userdata.vhd。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小是155M,如果连接桌面后向C盘里写入一个大小为20M的文件,会发现其大小将变更为175M。
需要注意的是,personal Vdisk是厚置备模式的,通过最后一个文件我们可以看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