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建筑史3
中国古代建筑史 3
2010-10-23 21:39
古代构架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清式建筑作法
第八章:古代构架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第一节 台基 踏道 栏杆 铺地一 台基建筑下施台基,最早是为御潮防水,后来出于外观及等级制度需要。夯土台基,新古器晚期出现→高台建筑(顶峰)→南北朝 普通台基和须弥座1..普通台基早期台基夯土――包砌砖石――南北至唐,在侧面错砌不颜色的条砖或贴饰面砖――宋,以石条为框,其间嵌砌条砖或虎皮砖。2..须弥座由佛座演化而来,形体与装饰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如宫殿、坛庙上的主殿、及塔、幢的基座)。目前实例见于北朝石窟。二 踏道――形式可分为 阶梯式与斜坡式1..阶梯形踏步不用垂带石的踏跺作法,叫“如意踏步”。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闺怨踏步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块堆砌成不规则的形状。2..走道――1..礓察(慢道)――以砖石露棱斜侧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2..辇道(御路)――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三..栏杆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已有发现。用于石栏结束处的抱鼓石,最早见于金代卢沟桥四..铺地――室内和室处晚周出铺地砖――金砖――经过桐油浸泡、表面磨光的大型地砖。至少新石器中期已使用卵石铺砌的室外路面。
第二节 大木作大木作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木构建筑正大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为“开间”(面阔),各开间部长度为“通面阔”。开间数汉以前,有奇数也偶数,汉以后多用11以下奇数。民间3、5开间,官署多用5、7开间,十分隆重9开间,11开间只有唐长安大明宫、麒麟殿和清太和殿。正中一间叫――明间(宋 当心间)――次间――梢间――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数。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亦即前后檐柱间的水平距离。有时用建筑侧面间数或以屋架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如佛光寺大殿深3间8架椽。清代各步相等,宋有相等、有递增或递减或不规则…..晕一 柱――外柱和内柱两大类。按结构所处部位――檐柱、金柱、中柱、山柱、角柱、童柱等。又有都柱、倚柱、排叉柱、塔心柱、望柱……按构造需要――雷公柱、垂莲柱……按外观――直柱、收分柱、梭柱、凹楞柱、束竹柱、瓜柱、束莲柱、盘龙柱……柱础――素覆盆、宝莲装瓣梭柱――《营造法式》规定:将柱身依高度分为三,上段有所杀,中、下二段平直。古代建筑有内外柱等和不等高的作法。内外柱不等高和不等径是结构上的进步。生起――宋、辽代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缓和曲线。《营造法式》规定,当心间柱不升起,次间柱升2寸,依次递增。则5开间角柱比当心柱高4寸,七开间角柱当心柱高6寸……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8/1000,而角柱则向两个方向都有倾斜。柱的上端和下端都作凸榫,以插入栌斗和柱础。柱与阑额(清 大额枋)的相交处,用卯相联系,再以木钉穿串固定。都柱――在秦、汉宫室建筑遗址和墓崖中,有的于厅堂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称都柱。分心斗底槽(分心槽)――在门屋建筑中,用中柱一便将平面等分――天津独乐寺山门单槽――以内柱将平现划为大小不等的两区――山西晋祠圣母殿双槽――以内柱将平面分为大小不等的三区――清故宫太和殿。移柱造 ――宋、辽、金、元建筑中,常将内柱移位,称为移柱造。减柱造――减少部分内柱副阶周匝――建筑主体外加一圈回廊――太原晋祠圣母殿、应县木塔
二 枋1..额枋――(宋 阑额)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以前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置于柱间。有时用两要命叠用,清代上面的叫大额枋(宋 阑额),下面叫小额枋(宋 由额)。二者之间填以垫板。使用于内柱叫内额,位于柱脚的称地栿。唐代――阑额断面约2:1,侧面略呈曲线,谓之琴面。阑额在角柱处不出头。辽代――大致同唐。但角柱外出头并作垂直切割。宋、金――阑额断面约3:2,出头有出锋或近似后代霸王拳的式样。明、清――额枋断面接近1:1,出差多用霸王拳。阑额出头,大大改善了柱上部的结构和构造,是木构架的发展与进步。2..平板枋(宋 普拍枋)――平置于阑额之上,用以承托斗拱的构件。早期断面和阑额一样,后来逐渐变高变窄,到明清时其宽度已窄于额枋。早期在角柱不出头,后来出头形式有垂直切截割,或刻海棠纹。3..雀替――是置于梁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可用在柱间的挂落(楣子)下,转变成纯装饰性构件,称为“花牙子”。在建筑的尽端,若开间较窄,则自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NIHSS评分量表解读PPT.pptx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PPT课件.ppt VIP
- 12J1工程做法图集标准.docx VIP
- 《跨文化交际》课件:探索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ppt VIP
- 四法一纲.doc VIP
- 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pptx
- 领导力与管理沟通PPT课件(共19章)第9章 非语言表达.pptx VIP
- 领导力与管理沟通PPT课件(共19章)第8章 书面表达.pptx VIP
- 2025年农村公路路面改造以工代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大纲.docx VIP
- 江苏省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审计表解读 2025年1月2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