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交底.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交底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表B2 编号: 工程名称 襄阳中心医院(一期) 交底时间 2013年10月10日 交底提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交底 交底内容: 1、工程概况 本工程门诊医技楼、住院楼地下室独立基础范围内存在大体积混凝土,地下室板厚度均为250mm,未注明的板厚为120mm。由于采取分次浇筑可以有效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具体参数如下表。 区号 浇筑混凝土标号 混凝土浇筑面积(㎡) 混凝土浇筑最大厚度(m) 混凝土一次浇筑量(m3) 1 C30、P6 3285 0.12 395 2 C30、P6 2874 0.12 345 3 C30、P6 1715 0.12 206 4 C30、P6 2838 0.25 650 5 C30、P6 3280 0.25 760 6 C30、P6 2291 0.25 573 7 C30、P6 2274 0.25 569 8 C30、P6 1724 0.25 431 9 C30、P6 2200 0.25 550 10 C30、P6 1694 0.25 424 11 C30、P6 2278 0.25 572 12 C30、P6 1049 0.25 274 2、基础混凝土供应与浇筑保障体系 基础混凝土施工作业面大、施工人员多、机械设备多,又加之连续作业,若管理工作不到位容易出现混乱局面,并易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为确保砼浇筑时有条不紊,紧张有序,顺利完成基础砼施工,需建立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由业主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总包项目部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商品混凝土厂家负责人组成混凝土供应与浇筑指挥机构。 3、劳动力配备 施工时每施工区要求一次性连续浇捣,需配备足够的混凝土浇捣及辅助人员,实行两班连续作业,日夜施工;每台泵每班安排操作人员共计16人:终端输送砼、装拆泵管8人、执振捣棒4人、随浇随抹抹灰工4人;另外看模板、钢筋各2人;混凝土养护人员2~3人,每一片区浇筑混凝土时现场内需投入人员约50人(按两班倒考虑)。 4、机械及材料配置 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输送泵布置在场内道路内侧合适部位,每台泵车(即每个浇筑点)配备2~3台插入式振动器,备用2台,配备3台平板振动器,另外夜间照明要满足施工需要,主要人员配备对讲机,以便互相联络。 每一片区机械配备见下表。 插表 1 机械配备表 机械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混凝土运输车 8m3 辆 18~24 按需要调整 混凝土输送泵 三一48m 台 1 每片区 插入式振动器 ф50-ф30 台 6~8 其中低噪音2台 平板振动器 台 2 现场保温材料如塑料薄膜、阻燃麻袋等必须在浇筑混凝土前到位。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目的和措施 1.一般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自浇筑至28天龄期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措施,使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升降温速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2.温控目的 由于基础板为大体积混凝土,防止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成败的关键所在,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而且往往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结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抗放结合”理论,因此需要在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所以必须对其内外温差、表面与大气温差进行控制,以便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延缓降温速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控制裂缝的产生。 3.温控指标 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温控指标为: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超过25℃,混凝土内外温差、表面与大气温差不超过25℃,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 4.温控措施 减少混凝土外表面热量损失;对混凝土外表面进行养护和隔热处理,选用热传导速率慢的覆盖材料(比如:白色塑料薄膜、彩条布、麻袋等),以降低混凝土外表面热量流失速率,以尽可能保持和提高浇筑后混凝土外表面的温度;降低混凝土内水化热及水化热生产速度;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内外温度进行定量、定性监控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1)从设计方面采取措施 通过设置后浇带及沉降缝来控制由于混凝土温差导致收缩引起的裂缝发展,并达到不设永久性伸缩缝的目的; (2)从理论计算上控制裂缝 在养护阶段混凝土中心温度一般在浇筑后3~4天内为最高,混凝土3天时内部最高温度不超过50.71℃,混凝土表面温度不超过35.21℃, (3)提高浇筑后混凝土外表面温度 ①对混凝土外表面进行养护:对板表面用薄膜、外侧盖草包养护。 ②保持混凝土外表面湿润,以加快混凝土外表面的混凝土水化热产生速度,使之不至于与混凝土中心部位产生较大的落差; (4)从原材料方面采取技术措施,降低混凝土水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