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
大石山区的脱贫致富路
----记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吴天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事迹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位于凌云县东北部,距凌云县城20多公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拨1100米,年平均气温19.9°C,年平均降雨量1226.4毫米,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全村总面积25450亩,有15个村民小组42个自然屯302户1242人,居住着壮、汉、瑶三个民族。
一、陇雅村的领头雁吴天来
陇雅村和吴天来的关系密不可分。吴天来,男,汉族,生于1958年,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陇雅屯人。读高中的时候因家庭困难从凌云中学辍学回家务农。1982年秋,吴天来发现村子的地里有一种硬度大、表面凹凸粗糙的怪石,拿到县矿产公司化验后确认是黄锑矿。于是,他与县矿产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办理了开采证及代理收购证,回村里发动群众采矿,从此家庭收入不断增长。接着他又利用自身的积蓄办起了供销店,为农民供应生产生活用品。再后来他又做起了购销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的生意。经十几年的打拼,吴天来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老板,家资几十万元之多,成了陇雅村在同样艰苦的环境中改变贫穷命运的第一人。1995年2月,吴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6年当选为陇雅村党支部书记。
吴天来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号召力来自于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而且他是一位有头脑有想法的新时代农民,面对陇雅村贫困的状况,吴天来不但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上很有能力,而且在做发展规划、搞项目赚钱上也很有能力。正是由于有吴天来这样的领头人,才能够把陇雅村群众的积极性与热情调动起来、将大家组织起来,齐心协力在大石山中探索出了有特色的产业新模式。由于吴天来的突出表现,获得的荣誉和称号不计其数,最主要的有:2000年荣获全国扶贫贡献奖;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7年被评为全国道德楷模;2009年被国务院授予“时代领跑者”称号;是党的十七届、十八届代表。没有吴天来这样的领头雁,就没有陇雅村的脱贫致富。
二、陇雅村的新旧对比
(一)陇雅村的现状
陇雅村座落在桂西北的喀斯特大山中,一座座样式新颖的小楼错落有致,白墙、红瓦,使庭院显得格外漂亮,条条水泥路、石板路连村入户。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陇雅村被郁郁葱葱的桑园包围着。陇堆屯(陇雅村核心屯)的寨门上隽刻着 “为了生存,永不放弃”八个红色大字,这是吴天来用他长满老茧的大手写下的,陇雅人就是依靠这种精神在吴天来的带领下,彻底改变了陇雅村的贫困落后。
从1996年以来,陇雅村在村两委和吴天来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当地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桑蚕、养猪、中药材、石材加工等特色产业,大力进行公路修通、道路硬化、房屋改造、人畜饮水、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11月,陇雅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村”称号。广西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2013年4月提出的,这给凌云县其他村屯做了很好的榜样,有利推动“美丽凌云·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
截止2012年陇雅村人均纯收入5700元,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这时的吴天来已经名声在外,但是他依旧勤勤恳恳的做他该做的事。
(二)陇雅村的过去
大约在1780年,欧姓先祖到陇堆屯(陇雅村的核心屯)开发,住了数十年,欧氏觉得这里野兽出没,水源缺乏,远离平地,生产生活不便,所以就想迁移到其它地方居住。公元1831年(清道光11年)跟随父亲吴胜金从四川迁居到凌云杂福的吴秀洪,与父亲分家后带着四弟吴秀和来到这里与欧姓人协商,兑了欧家的土地、房产、牲畜及生产生活用具,住进了欧家的房屋,开始了这里的开发和建设。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兑来的,后来人们就习惯上把这里称为“弄兑”。后来搞土地改革时,工作队员把“弄兑”记为“陇堆”,这一寨名一直沿用至今。从吴秀洪开始,历经181年,到2012年止,陇堆屯由一户人家发展到如今的42户。陇雅村地处偏远,距离凌云县城20多公里,在未通公路以前,到县城需要七八个小时,人们往来进出均是羊肠小道,搬运货物全靠肩挑背驮。而且这里山高石头多,“耕地夹在石头缝里,房子建在石头上,喝水要钻石头洞,出门要攀石头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全村1200多人直至1998年人均粮食还只有110公斤,纯收入344元,贫困率达70%。1995年春,一群清华大学的学生到陇雅村考察,看到这里的情况后断言:“陇雅环境恶劣,根本不是人类生存的地方,这种地方的农户如果不搞异地安置,永远走不出贫困。”过去的陇雅村,真是一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三、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把“三不通”变成“三通”
陇雅村是典型的大石区,要想脱贫致富,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水、电、路三不通变成“三通”。
1.在崇山峻岭中实现屯屯通公路
陇雅人用“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神仙莫奈何”来形容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子王旗自然概况.doc
- 四大模块教学.doc
- 四川导游词欢迎词.doc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doc
- 四年级科学目标细化.doc
- 商行期末复习题.doc
- 四年语文上单元目标.doc
- 四位加法并行器.doc
- 园林工程技术论文.docx
- 固体理论读书报告.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