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家讲坛》的“四大巨头”.doc
《百家讲坛》的“四大巨头”
阎崇年、易中天、纪连海、于丹凭着在《百家讲坛》的出色讲演而成为大众眼中的“明星”学者,《百家讲坛》也因他们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他们,对于《百家讲坛》,已具有符号化的意义。
阎崇年: 《百家讲坛》一炮而红的第一人
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曾经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他用生动的讲述方式,穿越了大清王朝296年的兴衰荣辱,使清代的12位皇帝个个鲜活起来,并成为让新版《百家讲坛》一炮而红的第一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走上《百家讲坛》,对阎崇年来说,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2004年,《百家讲坛》正准备开一个题目,叫做《清十二帝》。按计划,准备请12个学者分别来讲12个皇帝。当时,编导打电话给阎崇年,请他来讲第一讲,关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因为早在1983年,他就曾写过一本《努尔哈赤传》。但阎崇年自己却有些犹豫:“我不行啊,这哪讲得好啊?”回想当时的情景,他坦承并非有意推托,而是真的心里没底。“我从没有当着电视观众滔滔不绝地讲过一个小时,平常采访个三五分钟、七八分钟倒是有。所以,我最后只得对编导说,‘好吧,试试看。行就行,不行的话,你们给毙掉就算了。’然后,我就去了。”
没想到,第一次录播的现场效果非常好。录完以后,《百家讲坛》的编导就提出要请阎崇年吃饭。“吃人的嘴短。吃饭的过程中,人家提出要求,你就不好意思拒绝了。”
当时,阎崇年虽然不肯大包大揽一个人讲完《清朝十二帝》,却答应把自己还算有点研究的皇太极讲完。讲完皇太极,他又被要求加一集,讲顺治。“我说顺治不行,不要说全国,就咱们北京,研究顺治的专家就很多,还都有专门的著作。但他们一个劲地说,顺治有意思,什么出家做和尚的事,太后下嫁的事,还有董鄂妃的事啊,在他们的一再要求下,我就又冒昧地加了一讲。”讲完顺治后,电视收视率开始节节高升,阎崇年也觉得自己更有信心了,于是就硬着头皮讲完了康熙。“康熙讲完以后,收视率又上去了。这就叫‘上了贼船下不来了’。说康熙完了,你得讲他儿子雍正啊。雍正讲完了,得讲康熙的孙子乾隆啊。就这样,子子孙孙延续下去,一直讲到了宣统。”此后,又讲清朝历史的几个重大问题,比如八旗制度问题、皇位继承问题等等,又给观众答疑,事情一做就一年了。“我人就很瘦了,同事说你怎么回事?是不是闹大病了?怎么瘦成这样?其实还是累的。于是,就讲了38讲,暂时告一段落。”
从2004年3月走上《百家讲坛》,阎崇年已经渐渐成为一个公众人物。有人评价其大器晚成,到了70岁才盛名在外。但阎崇年却认为,成功是一个过程,没有终点。
“其实我到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之前,同行都知道我。世界上搞清史和满学研究的,也都知道我。但是走向广大的观众,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我却还是第一次。”阎崇年指出,一个专家学者,首先必须要同行认可才行,其次,才要广大群众的认可。“一个人得到两个认可是很难的。纯学者的话,有同行认可就可以了。能够走向广大群众,再得到他们的认可,当然就更好了。”
易中天:教授也疯狂
谁也没想到,年近六十、讲历史做学问的教授也能“火”到这种程度,被粉丝称为“学术超男”的易中天现在走到哪里都会吸引无数的观众和读者。
这一切都源于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的“开坛讲座”。从2005年4月在“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之后将一段三国历史“品”得有滋有味,易中天已经成为许多观众和读者心中的“超级教授”。
电视使得易中天登上了备受民间礼赞的偶像地位,而他的一批学术性著作也接连成了畅销书。2005年,他的《帝国的惆怅》出版4个月就卖出了5万册。《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第一版就印了15万册。2006年7月份出版的《易中天品三国》则通过无底价的竞标方式拍出了500万元的天价版税。
通俗、风趣、幽默,是易中天给观众留下的最深印象,但他本人并不赞成那种说他通俗幽默的讲座就是为了普及历史知识的说法。作为一个历史学者,相对于“普及”,他更希望的,是能带领观众和读者去“品读”。“‘普及’只是让某些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而‘品读’是去品味、去阅读,去发现历史留给现代人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刘心武的评《红楼梦》,再到自己的《易中天品三国》能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易中天给出这样的理解:“不是民族的历史无人关注,也并非民族文化面临危机,而是我们自己的教育传播方式出了问题。”“学术,天下之公器也,属于大众,而非少数人的专利;大众传媒,传播信息最直接、最迅速、最广泛。学术与传媒,本来就需要对接。”这就好比电影《修女也疯狂》演的那样,基督教的圣歌都可以用摇滚的方式唱,因此,“教授也可以疯狂”。
纪连海,曾经的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学历史老师,一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YX-QEHP-39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控制程序B0(工厂体系文件模板).doc VIP
- 03~04_项目融资模式之BOT项目.ppt VIP
- 团章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中考真题作文解读:此刻,你不一样(威海)(写作指导+例文展示+名师点评).docx
- 小学一年级学习计划..doc VIP
- 包头市户外广告和牌匾设置技术标准标准DB 1502T006—2020.pdf
- 网络直播带货主播能力模型构建研究.docx VIP
- 淮阴工学院班主任工作手册.doc VIP
- 2024年新改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专用).docx
-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