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乡愁诗人”的中华情.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余光中 “乡愁诗人”的中华情.doc

余光中 “乡愁诗人”的中华情   编辑/乐妍   被誉为世纪诗人的他已80多岁高龄,余光中笑称自己是一个“跨世纪的诗人”。      佘光中      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几十年前,一首《乡愁》,让台湾诗人余光中为全球华人所熟悉,所喜爱。   《乡愁》的发表让余光中在华人世界中家喻户晓,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但是余光中生平所作的90。首诗中不止于乡愁,他所著上百部的作品也不止于诗歌。余光中通晓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他的译著《梵高传》影响了台湾文艺界的几代人。他的散文集《左手的掌纹》也在海峡两岸赢得了众多的知音。在高雄,人们甚至把他的诗印在茶杯或者纪念品上。不过文坛的成功并不能代替他对家乡的眷恋。为解乡愁,1974年余光中来到了香港中文大学,从此11年“每依北斗望京华”。而介绍余光中毫无例外仍然是从他的作品《乡愁》开始。      “乡愁诗人”      1928年,余光中在重阳节这个充满诗意的日子出生,他与诗的缘分似乎就是从那一天开始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余光中在南京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离开大陆迁到台湾,从此他的心里埋下了思乡的种子。   他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我的血管里头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光中说:“我喜欢地理,所以对于中国的河山有很深的认同感,我说黄河就在我们的旧小说里,《七侠五义》里,《三国演义》里,这个《二十四史》翻的时候,里面都是黄河波浪的声音,长江的声音,这对我们等于一种胎记了,这是与生俱来的,不可避免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余光中血液中黄河的澎湃更加汹涌,他的思乡之苦也越来越浓,越来越烈。1972年,在离开家乡22年后,余光中长久积蓄的乡情终于凝结成一首《乡愁》。   他是在台北的乡下写出的《乡愁》,当时之所以写“乡愁”,很大的原因是那个时候他离开大陆已经有20多年,还看不出任何回家的迹象,当时感觉蛮伤心。   20多年的思乡之情,让余光中感情喷薄而出,只用了20分钟的时间就写出了这首经典的诗歌。余光中说:“思乡的这种感觉在我的心中已经酝酿了20年了。有那么深厚的感觉,我只要把架子搭好了,一段段就自然就出来了。”   如今他所有诗中最流行的仍然是这首。199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人唱《乡愁》,之后这首诗被收入大陆教科书。这么多年,它被谱成10多种歌曲,目前有十五六种教科书都收录过这首诗。面对这一现状,余光中解释说:“我写过很多类似题材的诗,其实都不错,《乡愁》只是其中之一。之所以这么流行,除了感情上的原因,还因为它的语言非常单纯,背一段,四段都能背,好记,而且容易谱曲。”      乡愁,深沉的情长      余光中说,“我的大学时代,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完成。离开大陆时,我已经20多岁了,那时我的中国意识已经很深了。如果当年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的话,当然写不出像《乡愁》这类作品,因为对文化的认同,历史的感觉不够。而作为一位青年,当时对中国文化艺术等,都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   在余光中看来,“乡愁”有不同的层次,像同乡会之类的乡愁,是地理上的乡愁,人之常情。而更高层次的,则包括文化、历史、习俗的乡愁,对文化传承、对历史背景的认同。“乡愁可大可小,可以平面,可以立体。不过,文化人的乡愁,更包括文化的和历史的。”   写下《乡愁》后,余光中又苦苦等了20年才终于得偿所愿。1992年他的双脚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这一天,他阔别祖国大陆已经42年了!   尽管时下经常往来于祖国大陆与宝岛两地,余光中的心中却仍然藏有深深的乡愁情结。当然,这种乡愁不再是离愁别绪的乡愁,而是一种缠绵着思愁与国愁、更深层次的文化、历史乡愁。   余光中挚爱中华传统文化,赞叹“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的名言“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广为流传于世界华人文坛。   “中国”这二字在他的心目中一直是什么样的概念呢?余光中说:“我心目中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是古人到现在的中国,是从边疆一直到中原的中国,包括海岛,也是各民族合在一起的一个中国。所以我的感性里面的想象,所谓中国或者中华文化是一个奇大无比的圆,圆周无处可寻,圆心无所不在,这个半径是什么,半径就是中文。我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