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留守老年妇女宗教信仰问题探讨.doc
农村留守老年妇女宗教信仰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近年来广大农村留守老年妇女热衷宗教信仰的原因、信教后产生的影响,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年妇女 宗教信仰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年妇女。辛苦操劳一生到了她们这个年龄本该安享晚年了,可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却不得不承受一定的农业劳动、繁重家务劳动等。在现实与未来之间感到迷茫时,很多留守老年妇女选择了宗教信仰,以此寻求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
一、农村留守老年妇女宗教信仰状况
从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重新兴起了“宗教信仰热”,农村宗教信仰也随之而起。当前我国农村有生存土壤主要有包括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及基督教中的“社会福音派”等等。其中佛教和道教早已融入中国农村传统的乡土文化中。基督教、天主教虽说是“洋教”,但在中国民间传播也有一定时间的历史。其中天主教由于教义太严格,教规太多等而不易于被广大村民接受。而基督教的本土化促进了其在农村的迅速发展,根据“基督两会”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全国基督徒1600万,其中农村信徒占到70%,农村加人基督教的女性居多,而老年女性占的比例更大。①通过在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安徽五省的妇女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妇女信信仰占的比例较高。在总体调查抽样中(80个留守妇女),宗教信仰留守妇女共有29人。从年龄层次上来看,她们的年龄普遍偏大,36岁以上的占72.4%;从文化程度来看,受教育程度大多数偏低,其中15名妇女是文盲,占51.7%;另外,宗教信仰妇女留守时间也较长,留守10年以上的占55.2%。
二、农村留守老年妇女信仰宗教的原因
(一)个体原因
1、经济方面的原因
目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还很低,农民的收入与付出有很大差距,作为农村留守老人也不例外,同时再加上村民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因此,显著的经济社会分层让许多留守老人感到强烈的挫折和反差,引发心理上的不平衡,但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现实。而且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目前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很小、经济保障力度十分微弱。其中,有84.3%的留守老人还在依靠自己的农业劳动,但因为农业效益较低、劳动能力下降和患病等原因,使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一般都很贫困。③所以在日常消费、人情往来等都处于社会低层,因此留守老年妇女在承担农业劳动、家务劳动的同时,还要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不论是作为整体与外部相比,还是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对比,她们中的一些人都会感到压抑、郁闷、迷茫、痛苦等等,如此一来就需要倾诉发泄的途径,以求得内心的解脱与平衡。
2、精神方面的原因
(1)农村留守老年妇女的精神生活十分单调、社会交往范围狭窄。与男性留守老人相比,受文化水平较低,家务劳动束缚等因素的限制,留守老年妇女的精神生活更为单一。一些低龄留守老年妇女整天围着锅台和孙辈转,连串门聊天、赶集、看戏等很少参加。而高龄农村留守老年妇女由于疾病、衰老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一部分活动能力,活动范围往往只能是房前屋后或左邻右舍,甚至有的只能在家闲坐消磨时光。再加上照顾孙辈的机会少,从外出子女处获得的情感支持更少,社会隔离性最高,社交范围更窄。同时也有一些人为了充实自己老年空虚精神生活,就需要寻求一些非体力的“事”做。在目前的农村环境中,留守老人的情感寄托依然处于被忽视的边缘,这给宗教信仰留有许多空间。
(2)老人地位与价值的下降。人进入老年期之后,必然会经历身体机能衰退、亲友尤其是配偶离去、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下降以及社交活动的减少等过程,老年人在这些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此时更加需要获得家庭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以及重新塑造自己的价值体系的需要。可是,重新塑造价值体系的难度及可能性都是渺茫的,于是通过一种别的易于接受的体系来接受的体系来揭示现实和传统的差距,就成了最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了。
3、其他方面的个体原因
(1)因子女不孝、丧偶而信教。留守老年妇女因为子女不孝而信教的现象非常普遍。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子女不孝的留守老人占15.3%,这些不孝子女往往外出后常年在外,对家中老人不管不问,甚至在偶尔回家或打电话时会因为家庭琐事对老人非打既骂。老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挣脱,精神上就需要一种宣泄,以缓和内心的悲苦情绪。再加上留守老年妇女丧偶率较高。能够获得的心理支持明显减少,形单影只的生活更容易导致孤单感和消极情绪的出现。这时她们听从劝告而信教,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解脱,宗教信仰为她们带来了最后一丝抚慰。
(2)为增加安全感而信教。由于受教育程度所限,加上农村信息渠道较少,当留守老年妇女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再探中国艺术歌曲的定义与特征.doc
- 再没有比住在慕尼黑更美好的事了.doc
- 再登美联储主席宝座伯南克.doc
- 再见,《朋友》.doc
- 再见,王阳明.doc
- 再见,风华泰勒四十年.doc
- 再见了,玉米.doc
- 再见,麦卡锡主义.doc
- 再认“三维目标”的构建.doc
- 再认土霉素的分离及药理性能.doc
- 直播电商互动运营策略创新报告2025.docx
- 2025年零售行业会员服务体验优化与复购率增长方案报告.docx
- 智能制造新篇章:2025年工业机器人改造案例深度剖析.docx
- 潮流玩具市场2025年二手交易平台数据驱动运营策略研究.docx
- 母婴行业2025年直邮服务市场潜力挖掘与平台搭建规划.docx
- 2025年能源互联网与储能技术融合发展研究报告.docx
- 数字乡村建设现状202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化支持体系研究.docx
- 2025年无人机适航认证案例在地质勘探中的数据分析与应用报告.docx
- 跨境文化IP授权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报告.docx
- 汉服文化在2025年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品牌推广案例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