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刀郎:火的歌喉.doc
刀郎:火的歌喉
麦盖提县央达克乡有五位刀郎艺人,他们是:卡龙琴乐师阿不都吉力?肉孜、热瓦甫乐手艾海提?托乎提、歌手吐地?苏皮以及双胞胎兄弟艾山?牙牙和玉山?牙牙。除了艾海提?托乎提,另外四位我都见过面,并向他们请教过刀郎音乐的奥秘。
五人组合如今是一个声名鹊起的“明星组合”。他们已走出喀什和麦盖提,在新疆拥有很高的知名度。随着刀郎木卡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挖掘、被传播,他们活跃在国内舞台上,频频亮相于电视节目和各种晚会,并开始登上国际舞台。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是一手拿坎土曼一手操乐器的乡下人,却是见过外面世界的人。他们去过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沈阳、青岛等内地城市。2004年开始了“国际走穴”,先后到过法国、日本、英国和荷兰。
这五人的成功,首先靠的是实力,也不能否认有机遇和运气在里面。
事实上,像他们这样的木卡姆艺人,在麦盖提县有一百多人,在刀郎木卡姆的发源地央达克乡也有五十多人。他们都是各具才华的民间音乐人,只是运气没有这五个人好,默默无闻地“埋没”在民间。五人组合正是从这个群体中脱颖而出的。
考察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木卡姆艺人,要看他能唱几个木卡姆。现在流传下来的刀郎木卡姆共有九个,只有能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才够得上木卡姆艺人的资格。能唱全部九个木卡姆的艺人在麦盖提已凤毛麟角,但能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还是大有人在。
相传从前有一位音乐大师,带着十二个貌如天仙的女儿,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叶尔羌河边的麦盖提。在穿越大沙漠时,最小的三个女儿丢失了,再也没有找到。音乐大师带着九个女儿在麦盖提住下来,梦想着走散的三个爱女有一天会突然回来。她们等啊等啊,奇迹一直没有出现。她们的音乐本来是欢快而明媚的,现在有了更多伤感和悲凉的成分。
在麦盖提呆下来的九个女儿就是流传至今的九个刀郎木卡姆,她们分别是:巴希巴亚宛、乌孜哈尔巴亚宛、区尔巴亚宛、奥坦巴亚宛、勃姆巴亚宛、丝姆巴亚宛、朱拉、多尕买特巴亚宛、胡代克巴亚宛。
有三个刀郎木卡姆词意不明,另外六个的含义是:
巴希巴亚宛――旷野开端或
旷野高音
区尔巴亚宛――旷野上的旷
野、荒漠里的荒漠
奥坦巴亚宛――旷野上的旅
店和驿站
勃姆巴亚宛――旷野低音
丝姆巴亚宛――旷野琴弦(钢
丝弦)
朱拉――光芒、欢乐
刀郎,又译刀朗、多浪、朵兰等,意为“一堆一堆”或“分散聚居的人”。它的语意,是刀郎先民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关于刀郎人的渊源,历来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刀郎人源自塔里木盆地的土著;另有观点认为,刀郎人是突厥高车部多览葛人的后裔,与回鹘同源;还有人认为,是塔里木土著与蒙古后裔的融合,形成了现在的刀郎人。除了麦盖提,巴楚、阿瓦提和莎车南部都有刀郎人居住,沿叶尔羌河流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刀郎文化区。
刀郎先人在叶尔羌河两岸捕鱼、打猎,豢养猎隼、猎犬,像楼兰人的后裔罗布人一样,不吃粮食,以鱼为主食,用红柳胡杨枝烧烤。现在,渔猎时代已经远去了,刀郎人过着一种半农半牧的生活。他们既种地,也养牲畜。头小、尾大、耳长的刀郎羊是这个地区所独有的,它们身子是白的,而头、耳和四肢是棕褐色的。据说这种羊是阿富汗羊与塔里木土著羊的结合。一只好的种公羊,能卖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五个刀郎艺人分住在央达克乡几个不同的村庄里,相距几公里,平日里也相互来往。有什么活动,有人一叫就聚在一起了。他们用种地的双手弹琴、击鼓,用唤羊、赶牲畜的嗓子唱歌。乐器是他们自己制作的,或是祖传的。制作乐器的材料来自乡间常见的桑木、红柳。刀郎乐器主要有四种:卡龙琴、刀郎热瓦甫、刀郎艾捷克和刀郎达甫(手鼓)。缺了其中任何一样,是演不成刀郎木卡姆的。
卡龙琴乐师阿不都吉力?肉孜是五人中最年长的,今年七十九岁。他身体好,各种农活都能干,我去看他时,他正在挖渠沟,给家门口新栽的白杨树浇水。 他的家在阿克艾额孜村,是一处独立房子,孤零零的远离聚落和人烟,像是旷野上的一个游离者,更像是一架放大了的卡龙琴。儿女都成家了,分住在别处。他和第八任妻子月儿尼莎罕生活在一起,结婚已有三十个年头。据村民们说,阿不都吉力年轻时风流倜傥,人长得很帅,喜欢他的女孩子很多。说到这一点,他坦率地承认,一半是人的缘故,还有一半是卡龙琴打动了女人的心。
阿不都吉力出生在一个卡龙琴世家。第一把卡龙琴是他的祖上带到央达克的,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传到他这一代,琴的形制一直没有变过,为木质梯形,左曲右直,共十五对琴弦,以木制拨片弹奏。阿不都吉力制作的卡龙琴是远近闻名的,而他的琴技,被公认已超过一百年前大名鼎鼎的卡龙琴乐师艾合买提?卡龙。
制作一架好的卡龙琴一般需半个月时间,要用没有裂纹的老桑木,死去的白桑是最好的。木头要彻底干,不能有湿度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