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麦根腐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根腐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华北农学报 , (): 2002 17 2 44 ~ 48 Acta Agricuhturae Boreahi - Sinica 小麦根腐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1 2 1 1 3 刘正坪 ,王立新 ,李荣禧 ,刘彩凤 ,李永杰 ( 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 ; 内蒙古农业厅植保站,呼和浩特 ; 1. 010018 2 . 010010 3 . 内蒙古五原县农业局,内蒙古 五原 015100 ) 摘要:分离鉴定小麦根腐病菌,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小麦根腐病菌属于半 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麦根腐平脐蠕孢( ( ) )。该菌生长的最适温 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 . Shoemakey 度为 ,最适 值为 ,最适培养基为 , 为致死温度。分生孢子在水滴中才 30 C pH 7 PDA 60 C 5 min 能萌发,萌发的最适 值为 ,最适温度为 ,在供试的营养液中,以土壤浸液中萌发率最 pH 7 25 C 高。 关键词:小麦根腐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S435 . 121.4 8 A 1000 - 7091 2002 02 - 0044 - 05 小麦根腐病是一种全球性病害,也是我国小麦重要病害之一,严重时小麦幼苗根和茎基 发生褐色腐烂,成株后茎、叶早枯,不结实或子粒不饱满,给小麦产量带来很大的损失。由 〔 〕 于此病难以防治,成为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已引起国内外普遍的关注 1 ~ 3 。在内蒙古西部地 区小麦根腐病发生日趋严重,但对其系统研究甚少,本试验主要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和生物 学特性的测定。 1 材料和方法 ! ! 菌种鉴定 1. 1. 1 分离培养 采集小麦根腐病株,冲洗根部,常规表面消毒后,采用组织分离法于 PDA 平板上分离培养,长出菌落后移入试管斜面,待纯化。 1. 1.2 纯化(单胞分离) 配制孢子悬浮液(低倍镜下每视野20 ~ 30 个孢子),采用稀释划线 法于水琼胶平板上进行单胞分离,1 ~ 2 d 后,迎光透视,将单胞菌落移至试管斜面中,待鉴 定。 培养性状及生长速度 将单胞菌落接于 平板上, 温箱培养 后,观察菌 1. 1.3 PDA 30 C 5 d 落形状、颜色、气生菌丝生长状况,产孢量,并测量菌落直径。 1. 1.4 分生孢子形态及大小测量 挑取PDA 试管斜面培养的菌种,观察描述分生孢子及分 生孢子梗的形状,并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 !# 生物学特性测定 营养生长 生长的最适温度:将菌丝,置于 平板上,分别在 , , , , 1.2 . 1 ! PDA 5 10 15 20 , , , 下培养,每处理重复 皿,在 , , , , 时测量菌落直径; 25 30 35 40 C 4 3 5 7 10 15 d 收稿日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