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of
Journal and NO.2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3年3月第33卷第2期InternationalUrologyNephrology,Mar2013,V01.33
·综述·
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林力综述任红审校
【摘要】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骼Gs)是引起儿童和成人类固醇抵抗性肾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近20多年来,西方国家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FSGS发病与足细胞缺陷有关,但病因尚未完全明
确。该病治疗难度大,只有部分患者可以获得完全缓解。本文就FSGS的治疗药物作一综述。
【关键{司】 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足细胞、治疗指南、治疗药物及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69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416(2013)02-02604)4
FSGS最早由Fahr在1925年对肾病综合征患者
鼠模型,发现足细胞的损伤形态学表现为足细胞密
进行肾活检时提出。32年后,Rich发表观察报告:
度改变,不能完全附着毛细血管丛,血管球和肾小囊
FSGS损伤通常从皮髓交界处开始,随后涉及肾皮质相互黏连。滤过的血浆通过相互黏连的毛细血管流
的其他部位。组织学表现为局灶肾小球(部分肾小 入组织间隙,这种滤过改变最终导致局灶病变进展,
球)节段性(部分毛细血管袢)硬化,可不同程度伴 小管功能减退,间质纤维化。足细胞损伤是FSGS和
球囊黏连,节段性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空泡变 其他以蛋白尿为表现肾脏病的首发因素,肾小球疾
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灶状肾小管萎缩,肾间质 病患者的尿液中发现足细胞更进一步证实以上观
纤维化及淋巴、单核细胞浸润。免疫荧可见IgM和 点。Wiggins归1研究白喉病毒介导的足细胞病变大
(或)补体c3呈颗粒状、团块状在硬化部位和系膜鼠模型,发现足细胞的数量与FSGS疾病评估之间存
区沉积,电镜下可见广泛足突融合、内皮下血浆渗 在密切联系,少量的足细胞破坏,剩余足细胞可以通
出、足突与肾小球基底膜分离等现象…。FSGS是黑过代偿性肥大来维持完全覆盖在肾小球基底膜上,
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病理类型,FSGS占肾病而大量的破坏则导致FSGS和小球硬化发生。
2
综合征的36%~80%。在中国,FSGS占终末期肾病FSGS治疗
2.1
的3.2%一5.8%旧J,在美国,FSGs占20%,是儿童KIDGO指南建议…
ESRD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泌尿道系统畸形旧。J。 FSGS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蛋白尿的完全缓
1病因 解和保护肾功能。然而,目前尚未有最佳的治疗方
临床和实验研究都认为足细胞功能部分或全部 案能在所有患者中起作用。由于FSGS被认为是足
性破坏是FSGS起病和进展中的关键因素MJ。肾小 细胞病,发病与基因突变、免疫异常密切相关,因此
球滤过屏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基 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KDIGO
底膜、足细胞组成。足细胞是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只有出现肾病综合征
最终分化出来的细胞,脏层上皮细胞由三部分组成: 的特发性FSGS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建
含有细胞核的细胞体、从细胞分出的几个大的主突
起和再依次分出的次级突起。来自不同细胞的足突
问形成如指状交叉镶嵌的栅拦状,突起间的空隙称 激素使用至少4周;如果能耐受,应用至完全缓解,
为裂孔,直径约25~60nm,由裂孔膜桥接一J。早在
但最长不超过16周。达到完全缓解后糖皮质激素
1971年就有学者认为足细胞裂孔膜在滤过膜的选在6个月内缓慢减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有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涧镇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简介.doc
-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pdf
- 小气道疾病的HRCT影像特点_武宜.pdf
- 小糊涂仙的营销密码.doc
- 小熊打蛋器产品特点.docx
- 小流量气体液体过滤,折叠滤芯.doc
- 小草坝镇中心学校食品安全应急预案.doc
- 小胶质细胞及免疫相关受体在老年痴呆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pdf
- 小远志全草醇提物弱极性组分化学成分的研究_郁惠珍.pdf
- 小麦及其面粉品质对馒头品质的影响.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