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部真菌感染的预防性用药
·202·
深部真菌感染的预防性用药
黄虑综述 张永信审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 上海200040)
摘要: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正越来越严重威胁危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但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率很低,致
使很多确有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所以,如果怀疑而无法确诊患者是否存在深部真菌感染,该不该
进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成为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很多实验证明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可以降低深部真菌感染的感染
率及死亡率.因此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主张对有真菌感染风险且具有真菌寄殖基础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
将感染控制在萌芽状态.不使之进一步发展,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预防性用药;氟康唑
中图分类号: R519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正越来越严重威胁到肿瘤 为深部真菌感染。
患者,使用皮质激素、化疗药或免疫抑制剂患者,危重 多数情况下,很难区分究竟是寄殖还是感染。所
患者等的健康与生命。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 以,无论在什么部位检出真菌,都应考虑以下几点:首
国家院内感染检测系统资料证实,从1980~1990年,先,患者病情是否危重。如果患者病情危重,由于其免
院内真菌感染率显著上升,外科病人增长了124%,内 疫功能受到抑制,即使只是真菌寄殖也很有可能发展
科病人增长了73%。而假丝酵母成为第6位最常见的 为深部真菌感染。其次,是否有其它细菌感染。如果患
院内致病菌,也是第4位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血行感 者有感染症状,而多次培养只检出真菌,那么真菌感染
染病原[1]。我国协和医院1953~1993年间3447例尸的可能性增大。第三,是否正在进行抗细菌治疗。抗菌
检显示,近20年的深部真菌感染率(5.6%)较前20年药,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增加了真菌感染的危险
(1.5%)有明显上升(PO.01)[2]。深部真菌感染正越性。另外,还应考虑到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皮
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质激素,以及是否进行侵袭性操作等其它各种深部真
1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率 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衡量患者是否为深部真菌感染的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率很低,低于实际感染率。协 高危患者。一项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前瞻性研
和医院1953~1993年问3447例尸检共发现85例深究发现,29名证实为假丝酵母寄殖的患者最终有11
部真菌感染。这些患者生前各种临床化验标本(包括 人(38%)发展为深部假丝酵母感染Hj。因此,对于深部
血、尿、伤口及口腔分泌物等)的真菌培养阳性者仅15 真菌感染高危患者,有真菌寄殖往往预示着即将发生
例(17.6%),而生前临床诊断为深部真菌感染者仅5深部真菌感染。
例(5.9%)[2]。造成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率低的主要原因 由于诊断困难,很多确有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得
为诊断困难。首先,深部真菌感染多为继发感染,真菌 不到及时治疗。有尸检统计结果显示,只有不到20%
感染的临床表现常被基础疾病所掩盖,容易被忽视。其 的患者生前接受过全身抗真菌治疗[s“]。而深部真菌感
次,目前深部真菌感染的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是血培 染一旦发生,就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所以,如果怀
养或无菌组织活检,而血培养的假阴性率接近 疑而无法确诊患者是否存在深部真菌感染,该不该进
50%[3]。患者对活组织检查依从性差,对于危重患者及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成为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此检查几乎不可能。此外,对于 2深部真菌感染预防性用药的指征
痰、尿、口腔分泌物培养结果的解释需非常慎重,因为 一项回顾性调查发现,27名入住外科重症监护病
危重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及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容
易在开放部位有真菌寄殖,即使培养阳性也难以确诊 霉素膀胱冲洗,其中17人(63%)发展为播散性假丝酵
收稿日期:2000一儿一17
作者简介:黄虑,女,生于1973年,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