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东北地区森林消减与环境效应
学术论坛 年第 期
东 北 史 地 2008 4
清代东北地区森林消减与环境效应
熊 梅
内容提要 清代前期由于封禁政策的实施,东北地区的森林状况基本得到了保护,区域范围内的
[ ]
生态环境还保持着较为原始的景观。咸丰后由于内忧外患的加深,封禁政策日趋无力,大批流民进入东
北,在政府放任乃至鼓励的政策引导下,该区森林遭罹过度垦伐。森林的削减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效应,
引发了生物危机和诸多的自然灾害。
关 键 词 清代 东北地区 过度垦伐 森林削减 环境效应
[ ]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清代前期东北森林的原始景观
中外学者对其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力图通过对历 东北地区原属于边远地带,地广人稀。早在清
史时期环境状况的研究来探寻其变迁的规律,为 顺治十年( )曾有招民开垦之例,到康熙七年
1653
当今堪忧的环境问题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应对措 ( )却下了 《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令,原由
1668
施,从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 在于 “长白山为本朝发祥重地,奇迹甚多,山灵宜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 加封号 ④
,在整个生态环境组 ,永著祀典。”其后,又于乾隆五年( )
1740
成部分中森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生态系统的 下谕严禁流民出关,二十七年( )颁布 《宁古塔
1762
,对维护生态环境,如蓄水、保土、调节小气候 ,对 “盛京以东,伊通州以南,
主体 等处禁止流民条例》
⑤
等等都发挥着极大的功效,因此,加大对历史时期 图们江以北悉行封禁。”有名的封禁地标即称 “柳
森林变迁的研究力度无疑是提高整个生态环境研 条边”
,南起今辽宁凤城南,东北经新宾东折西北
究水平的途径之一。这一方面,史念海、朱士光等 至开原北,又折而西南至山海关北接长城(老边),
①
先生曾做出了杰出的工作 。然而,要深入挖掘我 又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新边),设边门二十
国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规律和长期起作用的因 (初为二十一),每门常驻官兵数十人稽查出入,目
素,区域范围内的环境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对 的在于 “四禁”政策的落实,即:禁止边内民人越边
于我国东北地区森林的研究,衣保中和刘彦威等 采伐森林、采矿、渔猎和垦伐。同时,皇室为了行乐
②
先生曾有过精辟的阐述 ,认为历史时期人为活动 之需,在西丰、热河划地为界,辟为 “贡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