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有机磷中毒6例误诊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急性有机磷中毒6例误诊剖析#

儿童急性有机磷中毒误诊分析6例 有机磷农药应用比较广泛,中毒病例常见,儿童由于呼吸、消化解剖生理特点,皮肤粘膜屏障作用未完善,机体代谢旺盛,对有机磷的毒性较成人敏感,即使接触少量有机磷也会出现严重而复杂的临床表现,加之小儿常无叙述能力,因此儿童病例易误诊。我院1977年1月——2008年3月共收治小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其中6例因监护人未能提供农药接触病史而致误诊,现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男例,女例年龄最小~岁均为农村儿童生活性中毒农药保管不当误用农药污染的玩具或农药容器,毒物种类: 敌敌畏、敌百虫例乐果例。误诊:急性胃肠炎3例支气管肺炎例~本组确诊有机磷农药中毒。确诊后,住院~天治愈出院 3.1 误诊原因分析:①有机磷农药已广泛应用,由于使用和保管不当及患儿年幼无知、好奇心强,对自己的行为缺乏约束,无防范毒物的能力,加之家属常否认中毒史,因此多数就诊时病史不明确。杜正文报导有机磷中毒儿童组误诊率为8.1%【1】。本组年龄在2~8岁之间,就诊时家属均否认中毒史,误诊率12.5%。②有机磷中毒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而小儿由于呼吸、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年龄越小起病越隐匿、临床表现越不典型【2】,尤其经皮肤吸收的有机磷农药所致的中毒,多呈亚急性发病,皮肤粘膜屏蔽作用弱,机体代谢旺盛,即使接触少量也会出现严重而复杂的临床表现【3,4】,而医生缺乏对儿童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殊性,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认识不足及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全面分析,孤立地分析就诊时突出的临床表现,考虑常见病而误诊。本以呕吐、腹痛等非特异性表现为首发症其中诊为急性胃肠炎2例为支气管肺炎,1例为上呼吸道感染。③体检时小儿多不配合,甚至哭闹不止,临床医师询问病史不细致,体格检查不全面,疏忽瞳孔缩小、多汗、 肌纤维颤动等特有体征而误诊。本文1例2岁患儿,因发热、咳嗽半天,血白细胞及胸片正常,因未详细查体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经补液、抗病毒治疗6小时后出现嗜睡转入我院,根据瞳孔小、多汗疑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查CHE 50%。 3.2 护理体会 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由于其特殊生理特点及生活环境,很容易误诊。护士工作中接触患儿的时间最多,也容易和家属沟通,从而能发现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病史。本文6例误诊患儿均非有机磷农药典型表现就诊,其中1例3岁男患儿,入院前1天无诱因恶心呕吐、腹痛、水样便7次,无发热、肉眼脓血便及里急后重,当地卫生院诊断急性胃肠炎,经补液、消炎及对症治疗无效转我院。护士分诊时发现患儿皮肤多汗,神清,瞳孔1.4mm,面部有肌束震颤,及时报告医师。反复追问病史,患儿发病前一天曾用过装敌百虫瓶饮水,急查CHE40%,经用解毒剂等治疗痊愈出院。1例因咳嗽、咳白痰伴气短2天,体温38.5℃,P 142次/min,R 43次/min,神清,口唇青紫,三凹征(+),双肺小水泡音,肝右肋下2cm,质软,WBC 20×109/L,N 0.93, X线胸片:左下肺可见片状不规则模糊影,心影左侧似有扩大,心电图:窦性心律,普遍导联ST段下移,诊断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入院。经吸氧、利尿、强心、抗感染治疗病情稍好转,3小时后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儿嗜睡,多汗,瞳孔1.5MM,经反复询问病史,母亲回忆二天前曾用敌敌畏涂抹衣物杀虱。因此护理人员切不可忽视自己存在的价值,凡遇起病急,经治疗无效患儿,应详细采集病史,并将有机磷农药中毒列入鉴别诊断范围。熟知有机磷中毒的特殊体征,经问诊未得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线索,在体检时则要排除小儿哭闹的影响,全面系统查体, 密切观察患儿瞳孔大小、意识,有无出汗、流涎、口腔呼出气及呕吐物中有无明显的大蒜臭味。只要发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微细线索,及时报告医师,检测血胆碱酯酶活力,可显著减少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误诊,否则将失掉有价值的诊断线索。[1] 杜正文,刘凡.接触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临床误诊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6(2): 195-196. [2] 陈卓.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29例误诊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7):48. [3] 王多英.儿童有机磷中毒3例误诊的诊断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 20(3):314. [4] 周招美,钟政武,严小荣.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12例误诊分析[J].当代医学,2007,4(4):83.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