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什麽要认识家乡的地名-南投县光华国民小学
我的家鄉—南投 為什麼要認識家鄉的地名? 地名--是解開地方歷史的活化石,是了解過去文化的資產,還原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的一面鏡子。 瞭解舊地名的好處 舊地名的探源,不僅可以瞭解地理、歷史、民情、風俗習慣,追溯先人墾殖的歷史詭跡,緬懷先賢蓽路藍縷之功,還可以提供台灣史與鄉土史學者研究的珍貴史料。 先民為家鄉命名的依據有哪些? 以日月潭地區為例,日月潭地名由來與自然環境有關; 伊達邵或德化社便與當地原住民活動有關。 想想看,還有其他答案嗎? 家鄉的地名會改變嗎? 例如:光華島 位於日月潭內,舊名珠嶼,後來改為光華島 你認為改變的原因是什麼? 原有的地名唸起來不好聽 原先的地名較長 其他因素的影響 (例如:政治因素) 為什麼要了解家鄉地名的由來? 家鄉地名就像先民的腳步,是他們留下的紀錄 了解家鄉地名的由來,可以讓我們認識居住環境的變遷過程 ,是探所家鄉的重要線索 綜合活動--拼圖遊戲比賽 注意事項: 聲音越小越好 動作越快越好 拼圖越整齊越好 拼好的組別,請由小組長舉手 答案揭曉—再仔細看一次我的家鄉 第一節課完 家鄉命名的方式分為 與自然環境有關(本單元介紹) 與居民活動有關(下一單元介紹) 與動植物有關的命名-鹿谷 鹿谷舊稱為『羌仔寮』,這是由於往昔本地未開闢時,附近有許多的羌群,民國九年時,有鑒於羌與鹿相似,而且境內又多溪谷地形,所以改稱此地為『鹿谷』。 與地理位置有關的命名-南投 南投是台灣唯一不靠海的縣市,地名是譯自洪雅平埔族(Hoanya)Savasava.Tausa Bata阿里坤支族南群之漢字譯音南投社的社名。漢人將Tausabata摘取其bata譯作「北投社」,將其南者對稱為「南投社」。 據諸羅縣志所載:「東為南投山,內社二,溪南(貓羅溪)為南投,溪北為北投」。 由此可窺知漢人以其對北投譯音社名之位置關係而命名為南投社。 (黃宗輝,民83,南投縣鄉土大系--南投史話篇,南投縣政府 編印) 與地形有關-小半山 位於南投街區北方,離街區最遠的地方,以八卦台地,東臨貓羅溪河床,地名由於一帶係平原與台地交錯之地,非盡是山,與半山比較,聚落較小,故稱小半山 綜合活動—動動腦時間 請問{中寮鄉}與哪一種命名方式有關? 請問{照鏡山}與哪一種命名方式有關? 請問{牛觸角}與哪一種命名方式有關? 請問{匏子寮}與哪一種命名方式有關? 請問{魚池}與哪一種命名方式有關? 答案揭曉-中寮鄉-與地理位置有關 根據早期形成的聚落,依照開始的前後、冠以頂、下、上、中、前、後、內、外、東、西、南、北、角、勢、勢角、頭、尾等字眼。中寮村一帶初期入墾者搭茅寮居住,形成分水寮、六寮、十八甲寮、後寮、相親寮等聚落,中寮是後寮之對稱,居中之聚落,故得稱。 地當二重溪至哮貓間中途路程處,居民築寮成村之地,故名。 答案揭曉-照鏡山-與地形有關 海拔二百五十公尺,舊名江西林山。照鏡山放眼四望,呈現一幅美麗的風景圖畫;因山勢平坦傾斜如鏡台,所以稱為照鏡山。 答案揭曉-牛觸角-與地形有關 因鄰近二山呈現相迫對峙之狀,猶如兩牛相互觸角亟欲鬥觸,故以「牛相觸」為之命名。 答案揭曉-匏子寮-與植物有關 所謂「匏仔」,便是一般所說的「葫蘆」,因此地原本有提供看守葫蘆園者居住之草寮,故取名為「匏仔寮」。 答案揭曉-魚池-與地形有關 魚池舊稱『魚池仔』。以前曾是一個湖泊,後因南港溪上源之侵蝕,導致湖水外溢而乾涸。但是原來湖底的深窪處,仍留下多處的殘跡湖,當墾民落居此地時,便就其地形特徵命名為『魚池』。 按魚池盆地屬山間陷落盆地,地質時代曾為一大湖泊,後來因魚池耶馬溪之頭部侵蝕,切割北側盆舷山地,致使湖水外流而乾涸,呈湖盆地形。初期移民選擇下切尚淺,得水容易的大林溪發源地附近山麓,引水成大池塘,以資飲用灌溉。 因此地之水沙連社及蓮花池村附近,曾有一連串湖潭皆為淡水魚之天然池塘,故名。而此地所謂之「魚池」,又有一說認為是指位於宅地內的池子或泉井水之意。 第二節課結束 家鄉命名的方式分為 與自然環境有關(上一單元介紹) 與人文環境有關(本單元介紹) 與生產方式有關 –草鞋墩 草屯,此地正好位於台中盆地的東緣山麓,昔日為鹿港、埔里間的交通要道,為進入埔里中途要站,挑夫往返休息換草鞋之處,其捨棄草鞋,堆積成墩,故舊名為 「草鞋墩」正是此地名的由來。鎮名起源於舊大字草鞋墩之略稱。民國九年改稱草屯。 草屯-此地原稱為「草鞋墩」,為平埔族桃沙北投社之故居,清時則屬於北投堡之一部份,日時制度改正時(西元一九二○年)改稱為「草屯」。自古以來此地即為進入埔里社窪地之北路外關要道,「草鞋墩」則因其具有關外站之山線、海線交通要道之重要地位而持續發展;因當時往返鹿港、埔里之挑夫行旅多行至此處略作休息,並更換腳上破損之草鞋,時日既久,破損廢棄之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