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植物生活与环境-中国农业大学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生 物 学 院 教 案
2009.9 ~ 2010.7 学年
课程名称:植物生物学
教材名称:植物生物学(主编杨世杰)
授课对象:生物各专业,生命科学试验班、资源与环境学院各专业
开课时间:全年
授课学时:48
主讲教师:《植物生物学》课程组
教学章节:第十九章
编写时间: 2009.09
第十九章 植物生活与环境
教学内容:环境的概念与划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植物与非生物因子间的关系;植物与生物因子间的关系 总学时:2 教学目标 :掌握生态因子的概念,能正确分析植物与各因子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植物与非生物因子间的关系;植物与植物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章 节 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及安排 备注
第五部分
植物与环境
第一节 第节 第节 空间、物、微生物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人工环境(domesticated environment)是指环境条件主要或全部由人为控制的环境
2.大环境、小环境和微环境
按范围大小可以将环境划分为大环境大环境、小环境和微环境。
大环境通常是指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和区域环境。
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着直接影响的环境。在生态学中,通常生物生活的环境生境微环境靠近植物个体表面或个体某器官表面的小环境如根周围的环境也称根际环境土壤水、养分、温度、微生物活动等,影响根的生长、生理活动。
在自然界中,所有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辐射。由于各地太阳高度角和大气的
(按图说明光强的分布特征)
光强的变化决定着植物净光合作用的变化。当光强低于,植物无积累,当光强超过光补偿点时,植物才有机物积累。
根据植物对光强的适应性,可以把植物分为阳地植物、阴地植物等类型。
2.光质与植物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可见光,被植物利用的可见光称为生理有效辐射或光合有效辐射,红、橙光和蓝、紫光是被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等吸收最多的部分。
大多数植物在全可见光谱下生长最好,有些植物能够在缺少其中某些波长的情况下生活。
3.日照长度与植物
根据植物开花过程所需日照长度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4类: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此内容前面已述。其实,植物的生长很多方面都与日照长度有关,分布也与之有关。
二、植物与温度
1.温度而正常的日夜或季节性温度变化对当地植物生长往往是有利的。不同植物对温度适应范围的大小不一。
植物对不利温度的适应
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取决于环境中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有效积温。
三、植物与水
(一)水对植物的重要性
水是植物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之一,是植物主要的组成部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解释说明)
植物生活离不开水。种子萌发
水分过少或水分过多,都可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
(二)植物对水分变化的
植物主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蒸腾作用和根压是植物吸水的动力,吸水的情况则取决于植物与土壤之间的水势差值。相应生态类型。通常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二大类。
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指植株全部或至少根可一直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可以把它们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等三种类型 。
陆生植物
湿生植物2)中生植物3)旱生植物根据生理和形态上的适应方式,常把旱生植物划分为短命植物、避旱植物、耐旱植物和抗旱植物。
土壤的作用
与土壤有关的生态类型
土壤酸性土植物
指只能生长在酸性土壤上的植物。象铁芒萁乌饭树等。
中性土植物在pH为中性土壤上生长的植物。中性土壤的结构良好,肥力高。大多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树等都属此类植物。性土植物
指能在性土上正常生长的植物。如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抗盐植物
在自然界中,我们罕见以孤立的个体长期存在的生物,而看到的往往是在一定的区域中生长着同种植物个体群,它们或构成明显的单优势群体,或与其他植物群体混生。因此,植物不仅与非生物因子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与其周围生长的同种植物(种内)和不同种植物(种间)也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此之外,在植物所生长的区域内一定还生存有相应的动物和微生物。通常将一定空间里同种个体的集合称为种群,而将种群个体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如个体间的授粉、繁殖关系、竞争等;将同一生境中不同种群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种内关系还是种间关系,都不要在脱离一定环境条件下来讨论。
一、种内关系
种群是一个客观的生态生物学单位,是具有自己独立的特征、结构和机能的整体。故在讨论种内关系时,不能忽略其种群的属性。以下我们仅从种群分布格局、种内繁殖与增长、种内竞争、种内化感作用等方面说明种间关系。
1.种群的分布格局
每个种群中的个体空间分布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节四种测量量尺.ppt
- 第三部分《医学细胞生物学I》本科课程质量标准.doc
- 第三节资料采矿分析方法.ppt
- 第九章B唾液腺炎症.ppt.ppt
- 第三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ppt.ppt
- 第九章、食品腐败变质及其控制-西昌学院.ppt
- 第三章长寿湖生态环境保护方案-重庆市长寿区环境保护局.doc
- 第二章-上月.ppt
- 第二十四章过渡元素.ppt
- 第二单元作文.ppt.ppt
- MiSeq i100系统产品介绍.pdf
- 1_韩同老师2024年10月份课程汇总.pdf
- 养生重在养肾.ppt
- 坚守儿童立场:高质量师幼互动的逻辑支点_江赛蓉.pdf
- “1+X”证书制度下“X”证书公信力保障机制研究_江赛蓉.pdf
- 亚开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和亚行:30年的伙伴关系(1994-2024)(英)-12页.pdf
- 欧洲央行-主权债务的宏观经济学(英)-2024.11-20页.pdf
- IIGF央财绿金院:中国绿色金融研究报告(2024)-183页.pdf
- 中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法律主题变迁研究-13页.pdf
- 非正规经济中的就业未来:肯尼亚非正规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共同设计建议组合(英)-55页.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