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新版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1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版新版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

国 家 职 业 资 格 培 训 教 程 心 理 咨 询 师 (基础知识--变态心理学) 讲 者: 胡 雄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郑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 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P.294页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1、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 2、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3、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社会性退缩、精神运动性迟滞、紧张性行为。 4、如果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则称之为精神病性问题。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认为,人之所以“疯狂”,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学说,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它的推论是“心理是脑的功能”的雏型。 学科简史 17世纪中叶开始,神经科有了进一步发展,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BROCA)发现,大脑额下回萎缩后,人的语言运动功能就完全丧失。这些医学科学的进步,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想对待心理异常问题。 19世纪和20世纪初飞速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可口可乐) 学科简史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两个基本命题: 1、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2、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心理动力理论 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冠名为“力比多”(LIBIDO)。人类的行为受本能的力量驱使。 性心理发展三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和生殖器期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原我)Id: 深层—行为动力源泉。 告子曰:“食色,性也” 。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人有两个最基本的欲望,一个是饮食,另一个是男女关系。 快乐原则(自私的我) 自我(Ego):在社会所允许的方式下指导自己的行为。现实原则(现实的我) 超我(Super—ego): 最高级,良心与理想的要求,可以改变原我的冲动。道德原则(道德的我) 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 比如:酸葡萄心理 学科简史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巴甫洛夫通过“实验性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 老鼠学习压杠杆获取食物。 例:被开水烫伤的猴子 一个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是通过不恰当的模仿﹑学习而产生的,通过行为治疗可以使之恢复正常。 学科简史 (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罗杰斯、马斯洛) “潜能”概念,即每个人都有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如果这种趋于完美的特征受到了阻碍,则可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层次) 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则是开发这种“潜能”,相信求助者能够自我成长,最后达到自我价值实现。 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1、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身体健康、生物层面) 2、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社会角色、社会层面) 3、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心理层面)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标准化的区分 (一)医学标准  精神障碍是躯体疾病,必须找到病理解剖或生理变化的根据。 (二)统计学标准 多以心理测量法为工具,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正常心理范围,两端的被视为“异常”。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三)内省经验标准 一是病人的内省经验:自己觉得有焦虑不安感。 二是就观察者的内省经验:把观察到的现象与自己以往经验相比较。亲人去世要哭泣,而此人在笑。则心理异常了。 (四)社会适应标准: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适应社会环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同一性)原则 (二)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 (三)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又称感觉增强,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刺耳,轻微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 2、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者,神经系统疾病也常有感觉减退。 3、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性质难以描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症。 (二)知觉障碍 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