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上口传及其营销运用.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上口传及其营销运用

第十五章 口传及其营销运用 调 查 资 料 零点调查的研究人员发现,口碑传播是一个被消费者经常使用且深得消费者信任的信息渠道。 举例来说,有59%的电脑用户或打算购买电脑的消费者会从朋友、同学那里获得产品信息,而40.4%的人最相信朋友的介绍; 在空调、保健品、洗发水、房屋等产品的购买过程中,分别有53%、49%、35%和32%的消费者会通过朋友介绍获得相关产品信息;分别有35%、28%、15%和18%的消费者最相信朋友的介绍。 分析数据显示,经常交流“购买及使用商品的经验”的消费者不仅会相互 “介绍购物场所”(48.7%)、“介绍购买和选择商品的经验”(37.6%)、“推荐品牌”(37.4%)、“交流价格信息”(34.8%)、“推荐打折促销活动”(31.8%)、“介绍产品性能”(29.6%)、“推荐具体的产品”(18.0%),也会传播“产品使用中失败的经验或不好的感受”(25.7%)。 从人们乐于传播信息的产品种类来看,“服装鞋帽”(53.4%)、“日用百货”(46.7%)、“家用电器”(39.2%)和“食品/饮料”(37.1%)成为人们主要谈论的产品话题。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交流的商品种类的分布上有所不同:年龄越轻的人越经常谈论有关“服装鞋帽”的信息,尤其在18-25岁的受访者中,有61.7%的人经常与其他人交流“服装鞋帽”的信息。此外,“手机/呼机”(50.7%)、“化妆品”(41.5%)、 “电脑”(40.9%)以及“音像制品”(38.8%) 在25岁以下年轻人中间的信息交流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年龄层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日用百货”、“食品”以及“住房”逐渐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产品; “服装鞋帽”(65.3%)、“日用百货”(54.8%)和“化妆品”(44.2%)是女性最爱彼此交流的话题产品; 而男性则经常谈论“家用电器”(50.6%)、“手机/呼机”(45.3%)以及“住房”(42.0%)的有关信息。 第十五章 口传及其营销运用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口传与谣言 第二节 口传的营销运用 案例 第一节 口传与谣言 一、口传 内容提要 1、口传的含义 2、口传的特点 3、口传的影响力 4、口传产生的原因 1、口传的含义 指消费者彼此之间面对面地以口头方式传播信息 2、口传的特点 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传播 传播者和接收者都是顾客,与企业无经济利益关系 有利于降低顾客的感知风险 口碑传播是无形且不为企业所控制 3、口传的影响力 口传的有效性是广播广告有效性的3倍,是人员推销的4倍,是报纸和杂志的7倍。(卡茨相关的研究) 4、口传产生的原因 从信息的传播方看: 是权利和声望的象征 减轻对自身所做购买决定的疑虑或怀疑 增加与某些人或团体的社会交往 获得某些可见的利益 从信息的接收方看 获得更值得信赖的信息 降低购买风险 减少信息搜寻时间 二、谣言 内容提要: 1、案例 2、谣言的含义 3、谣言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谣言怎样变成了事实 “八卦”新闻在口耳相传之后,通常就会走样。于是,一个消息从甲传到乙,再传到丙丁,和最先的版本已是大不相同。 小赵因为感冒,吃了些抗感冒药,昏昏欲睡。早上在上班途中,被路过的摩托车撞了一下,干脆趁机回家休息算了。 小赵于是打电话请假:“钱科长,我有点感冒,刚才又被别人的摩托车撞了,大腿擦伤点皮,走路一拐一拐的。我想请两天假。” 钱科长向孙经理汇报:“我们科室的小赵今天早上给摩托车撞伤了腿,好像有点严重,请假不上班。” 孙经理回去跟老婆李阿姨说:“你的电大同学小李给摩托车撞伤了大腿,挺严重的。” 李阿姨和邻居周婶说:“你听说吗,你的远房亲戚小李给摩托车撞了,好象是大腿粉碎性骨折。” 周婶和吴姨说:“知道吗,小李给车撞坏了,听说都动弹不得啦。” 吴姨悄悄地跟郑叔说:“老郑,跟你说个新闻:那个小李听说给车撞了,都成植物人了。” 郑叔透露给王大妈:“听说小李给车撞惨了,都活不了几天了。” 王大妈告诉冯大姐:“小李的命真苦。年纪轻轻的,就给车撞死了。” 第三天,小李如期回单位上班。刚上楼,碰到同事陈小姐。 陈小姐大惊失色:“哎呀!你是人是鬼?你不是早就给车撞死了吗?” 小李给她吓了一大跳,一步没站稳,滚下楼梯,当场摔断右腿。 关于宝洁同“拜撒旦教”有联系的谣言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谣言与宝洁公司当时使用的标志有关。这一标志由月亮和星星的图案组成,弯弯的月亮上有一个长满胡须的男性面孔,注视着13颗星星。 谣言称,宝洁的这一标志同“拜撒旦教”有联系,男人的胡须中隐藏着象征魔鬼撒旦的数字“666”。 英国《泰晤士报》21日说,编造这一谣言者的“依据”为《圣经》“启示录”中“天上出现异像,妇人身披日头,脚踏月亮,头戴十二颗星的冠冕”的描述。 报道说,编造谣言者声称,宝洁星星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