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第二章 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条件,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讨论: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增长 第二章 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诸社会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关系、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地理位置、交通、信息等发挥作用的。 (讨论题) 昆明经济发展的区域条件: 云南经济发展的区域条件: 北京的地理条件: 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影响劳动生产率、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等。 北京的地理条件: “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世界卫生组织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全球1081个城市的排名。 福州(943)昆明(952)广州(962)贵阳(965) 呼和浩特(966)南昌(973)上海(978) 长春(984)银川(994)长沙(997)杭州(1002) 郑州(1007)南京(1009)哈尔滨(1010) 天津(1011)石家庄(1016)重庆(1017) 武汉(1018)太原(1020)沈阳(1024) 成都(1025)合肥(1026)西安(1030)北京(1035) 济南(1039)乌鲁木齐(1052)西宁(1053) 2012年10月的最后一天,位于东三环的美国大使馆的空气监测仪显示,北京空气质量指数为307,其中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为257微克每立方米,达到“有毒害”的污染级别。 同一天,软件商人贝志诚拿着他刚买的国产便携式空气检测仪到屋外转了一圈,空气中PM2.5的浓度将近300微克每立方米,和美国大使馆的数据相差无几。 作家郑渊洁拍下来了这一天的照片,发布在微博上,他把北京形容成“一个硕大的毒气罐”,“空气中有呛鼻的硫磺味儿”。 除夕夜北京城区环境评测点的空气质量级别多为五级“重度污染”或六级“严重污染”,PM2.5仍为首要污染物。全球空气质量排行榜前三名: 爱沙尼亚、毛里求斯及加拿大。 讨论:城市的承载力 水资源。 三、人口 (一)人口数量与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 (二)人口素质与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 (三)人口构成和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 (四)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 四、资金 1、资金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区域的产出水平 2、资金产出率的提高是加快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3、固定资产投资是保证区域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的物质技术条件。 讨论:分析我国资金的流向 五、技术进步 六、结构变化 七、传统和文化的变迁 八、社会关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1、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关于经济增长的认识 重商主义认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货币财富的积累,因此要增加财富就要加大对外贸易中的出口份额,依靠贸易的出超不断增加贵金属的存量。 重农主义认为只有农业才是生产,一国的经济增长以农业收成的多寡而定。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分工 经济增长是人均产出的增加,或劳动产品即社会纯收入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制度环境。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3.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家将其净收入中除消费外的剩余部分追加投入生产中所形成的资本积累,经济剩余多用于再生产上的资源多,生产能力扩大就快,生产增长率也快。 4.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最初是从国外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主要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而提出的理论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中比较常用的理论模式主要有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分工理论等等。下面分别介绍这些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评析。 一、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1、均衡发展理论(balanced development theory) 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中,产业间、区域间及区域内各地区基本保持同步和同一水平。它不仅强调产业间的协调平衡发展,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