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朱元璋为保护皇太孙朱允文几次想要杀掉燕王朱棣.docVIP

朱元璋为保护皇太孙朱允文几次想要杀掉燕王朱棣.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元璋为保护皇太孙朱允文几次想要杀掉燕王朱棣

原创]朱元璋为保护皇太孙朱允文几次想要杀掉燕王朱棣 天生圣人2015/5/29 15:53:55 收藏分享 325832 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快死前夕,曾屡屡想对其四子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痛下杀手,以维护其最心疼的皇太孙朱允炆(后来的建文帝)的皇位,但由于朱元璋大限已至而没来得及实施,终于为皇太孙朱允炆的江山留下万世之患,终于酿成靖难之变。朱元璋与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的父子关系并不如满清编纂的《明史》与明成祖的御用文人书写的面目全非的《奉天靖难记》描述的亲密无间,而是父不慈子不孝,从洪武二十年的中期开始,朱元璋与燕王朱棣的父子关系几乎至于斗争的你死我活的尖锐白热化阶段,朱元璋派去的探子遍布朱棣燕王府的周围日夜紧锣密鼓的搜罗燕王谋反的证据,朱棣也花下重金收买朱元璋南京皇宫中的太监向朱棣报告朱元璋与朱允炆的一举一动以致日常饮食起居的细微末节。 在朱元璋为铲除异己炮制的洪武四大案后,在元璋的心中已经开始酝酿洪武“第五案”,开始把矛头对准四子燕王朱棣,为皇太孙朱允炆剪除胡惟庸、蓝玉之后的最后一颗威胁朝廷的刺——朱棣。可惜一代枭雄朱元璋始终没能斗过病魔,在这个洪武二十年就已经精心策划的洪武“第五案”就要付诸实现的时候,朱元璋忽然暴毙而亡撒手而去,把这件洪武“第五案”永久的尘封于历史之中。 [ 转自铁血社区 /post_8897304_1.html/ ] 朱元璋想对朱棣痛下杀手,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从洪武二十年中期就已经计划实施的。导火索是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在时时于任何微小事物都永怀警惕之心而且对群下一直猜忌的朱元璋来说却是四子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谋反的证据。这件事的起因要谈到一个同燕王朱棣几乎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同样命运、同样性格、同样手法谋朝篡位的朝鲜人——后来的朝鲜太宗李芳远(李氏朝鲜第三代君主)。 李芳远何许人也?李芳远,字遗德,李氏朝鲜第三代君主,庙号太宗(??),谥号恭定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曾以两次王子之乱的方式,铲除异己,进而继位。李芳远元至正二十七年(高丽武宗十六年,1367年)五月十六日出生于咸兴归州洞私邸(咸兴本宫),母亲是神懿王后韩氏。李芳远从少年时代起便英果聪毅,洪武十五年(1382年)擢高丽进士,癸亥登文科,官至密直司代言。在李成桂谋代高丽的过程中,李芳远出力最大。为了给父亲篡位扫清道路,他和判典客寺事赵英珪一起在开城选地桥(善竹桥)刺杀了高丽大贤郑梦周。李成桂即位后,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君。洪武年间,他多次前往明朝。尤其是洪武二十六年朝鲜贡马,他随贡使前往南京,路过北平时与燕王朱棣私相会见,两人性格相近,相谈甚欢。由于李成桂晚年丧妻,续娶神德王后康氏,前妻韩氏所出诸子一直与其不睦,李芳远尤过之,康氏因此对其侮慢无礼。而出于对继室幼子的溺爱,李成桂立最幼之子李芳硕为世子。这就为后来朝鲜宫中巨变埋下了伏笔。而李芳远既然有辅佐父亲篡位的本事,自然也有招募私兵暗做筹备的本事。 李芳远作为其父派遣觐见朱元璋的朝鲜使节,竟然在经过北平时在朱棣的燕王府里呆了太长时间做客,还把本来其父朝鲜太祖李成桂进贡给朱元璋的马匹偷偷划拨了一些给朱棣,这在朱元璋的眼里已经是犯了大不敬之罪,而且李芳远与燕王朱棣秉烛夜谈约定种种日后的事宜,早已被朱元璋派去遍布朱棣燕王府的周围日夜紧锣密鼓的搜罗燕王谋反证据的探子偷听地一清二楚,马上把此事禀报给了远在南京的朱元璋。朱元璋闻讯大怒,认为藩王私通外国图谋不轨,打算责法司星夜派人赴北平逮捕朱棣。朱元璋为此对大臣刘三吾说:“胡惟庸私通倭国蒙古,朕已付极刑,燕王素有异志,以藩王私通外国,罪莫大焉。马未进朝廷,而燕王先受献,是非所以尊君父也。”刘三吾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劝朱元璋进一步观察朱棣的所作所为,日后再作打算。 朱元璋与燕王朱棣父子关系的尖锐还不止于此,从封建宗法上,太子朱标是嫡长子,皇太孙朱允炆是嫡长孙,在一生信奉权力至上捍卫封建宗法的朱元璋眼里,四子燕王朱棣根本没有接班的资格,即便朱标死了让不肖无能的秦王、晋王登基也轮不到庶出的四子燕王朱棣,因为太子朱标、秦王、晋王都是马皇后所生,都是嫡子,而四子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生母是碽氏,因此朱棣从小就被他的众兄弟骂为野种,加上他的生母碽氏本非中国人因不守中国礼法被朱元璋马皇后折磨致死,故朱棣一生都仇恨朱元璋马皇后,一直在寻求机会报复,朱棣日后登基几乎把朱元璋的政策都给推翻,朱元璋对宦官限制极严,他曾立下规章制度,不许宦官读书识字,不许宦官兼任外臣文武衔,不许穿戴外臣所穿戴的冠服,品级亦不得超过四品等。他甚至还在宫门前挂一块高三尺的铁牌,上面刻有 “内臣(即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几个大字,而朱棣一上台就重用宦官,设立臭名昭著的东厂镇压人民,催生出了有明一代作威作福的大太监王振、汪直、魏忠贤,朱棣就是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